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
武安平调落子流行于河北省邯郸市的武安、涉县、磁县、邯郸县、永年、曲周、大名、临漳,邢台市的沙河、邢台、南宫,以及豫北、晋东南地区。传统剧目有200多出,多为反映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的大型剧目。平调行当齐全,有“四梁八柱”和“十二行”之说。四梁指红脸、黑脸、旦角、小生。十二行即四生、四旦、四花脸。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崇尚特技。唱腔属梆子腔系,板腔体,五声徵调,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二板、散板、垛板、倒三梆等,还有少量的杂曲小调,如〔一串铃〕、〔打枣干〕等。代表剧目《盘坡》、《徐策跑城》等。
代表作品
《雁门关》
《雁》剧是在传统剧目《八郎探母》的基础上改编的。该剧内容在保留传统剧杨家将保家卫国、镇守边关,杨八郎冒死闯关探母等情节的同时,又反映了宋辽时期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企盼统一的意愿,将国情、家情、母子情、夫妻情融为一体,是在战争背景下写和平,从骨肉分离写团圆,暗合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盼望祖国统一的时代主题。编者以此立意,别具匠心,视角新颖。该剧表现手法既气势恢宏,又感情细腻,剧情跌宕起伏,场景宏大,引人入胜。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唱腔在武安平调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又不乏新意,高亢激昂,优美动听。总之,这是又一部难得的好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