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活宕昌文化
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上万人参加的农民红歌演唱会在哈达铺举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以“唱红歌、展才艺、感恩党”等为内容的系列活动,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在物质文明不断提升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急切需求。 顾信是哈达铺供电所的一名职工,他业余有一项爱好,就是组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顾信告诉记者,自己和其他同伴正在筹办一个一个艺术团,名字就叫“长征群众艺术团”,将以秦腔等为主要形式,长期开展以革命故事、改革开放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群众文化活动。以往,跳健身舞,搞文艺活动好像是城里人的专利,现在,这些活动已在各乡镇遍地开花。如今哈达铺红军广场上也能看到跳健身舞的农民朋友,沙湾一带常常举行多个村镇参与的篮球赛,农民书画展举办得有声有色。
二、文学艺术创作精品
近日,宕昌县文艺创作上喜讯连连。2012年全市元旦文艺调演中,该县编排选送的的节目《宕昌傩舞》、《到陕北去》从参加调演的20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综合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宕昌县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涌现除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县稳步推进,拓展了宕昌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新天地。《官鹅情歌》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作品奖,《苦乐村官》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华大奖特别奖,由县文联选编的《亲近宕昌(风光卷)》等5件文艺作品获陇南市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快灾后重建步伐优秀文艺作品;《陇南文学》第2期推出了“宕昌作家作品小辑”;《刀下男和女》在《小小说月刊》2011年第5期头条刊载;大量散文和组诗在《西部散文家》、《北方作家》等刊物上发表。 2011年,是宕昌文艺创作收获颇丰的一年,全年创作文艺作品720件,其中书画作品280件,摄影作品170件。部分作品在省内外文学艺术比赛中获奖。其中,在国家级报刊媒体发表6篇,省级报刊媒体发表20件。
三、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每当夜幕降临时,在热闹的宕昌县城时代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音乐,广场舞、交谊舞、民族舞,跳得正欢。 宕昌县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开展文艺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城区,将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相结合,利用时代广场、民生广场、下坝体育场等场地,为群众搭建起展示自我的舞台。在乡村,将文化活动与“送演出、送图书、送字画、送春联”等送文化下乡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广大农民群众在集市村头就能欣赏名家的演出,就能登台展示才艺,演身边事、道身边情。 “送文化”的同时不忘“种文化”。总投资3002万元,组织实施了宕昌县体育场暨避难场所灾后重建工程;新建了阿坞等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总面积7500平方米,总投资684万元;全县85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完成。这些项目的争取和实施,有效地完善了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切实提高了城乡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为推动宕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县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各文艺协会队伍,近年来,发展培养省级以上各文艺家协会会员10余名。各协会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等表演创作培训班或采风创作活动。县刊《哈达铺》杂志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展示才华和开展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宣传文化部门全力支持城区喜洋洋健身队、夕阳红健身队、新时代健身队、阳光健身队及羌风太极健身队等文化组织,众多业余文艺爱好者和离退休职工走出家门,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全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四、从“独自乐”到“大家乐”
冬日傍晚,宕昌时代广场乐曲悠悠,舞姿飞扬。一支业余中年女子舞蹈队正在排练舞蹈。领队告诉记者,她们每天晚上都集中排练,她们这支舞蹈队曾在群众文艺汇演中获奖。从今年元月份开始,积极开展了各类文艺活动,举办了城区社火文艺汇演活动、“闹元宵”灯谜竞猜活动、“水保杯”红色歌曲青少年合唱比赛活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颂歌献给党”大型红歌演唱会、“时代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同时,举办了“迎新春”、“弘扬长征精神———加快宕昌发展”、“向新生活迈进———麻界村双联工作掠影”等摄影展览5次,举办“官鹅情———雷风云山水”作品展,“印象官鹅”———石学彦、雷风云山水画写生作品展,迎两基国检———青少年书画作品展,“颂歌献给党、丹青绘宕昌”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画摄影展等各类书法美术展览8次。特别是暑假期间,官鹅沟国际弦乐夏令营的成功举办更成为一大亮点。 此外,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完善全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进哈达铺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提高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县文化馆、图书馆、官鹅书画院、官鹅羌藏民族艺术团、体育中心、文化传媒中心、乡镇文化站、广播影视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和“2131”电影放映工程发挥功能作用,根据县城和乡村、干部和群众、老人和青少年等不同的需求来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真正做到了从“独自乐”到“大家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