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文艺

家乡区县: 渭南市富平县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南市所管辖。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人口83万,是陕西省人口第一大县。交通优越、物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全县南北长47千米,东西宽34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市中心城区,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阎良区,西连耀县、三原县,北依铜川市。境内有G5京昆、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是全国著名的“墨玉之乡”、“石刻之乡”、“陶艺之乡”、“奶山羊之乡”、“柿子之乡”。

富平县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故乡和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故里.

民间艺术

建国后,在民间文艺会演中,陕西快书、山东快书、相声、数来宝、顺口溜 、讲故事等曲艺节目,属必不可少的“佐料”。50年代到60年代,郭广秦、俱建刚的快书节目有较高水平。郭广秦自编自演的《妇女队长 范月英》 1956年曾进北京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调演。他的另一陕西快书《李桂英学杀猪》在60年代初期也曾轰动全县和渭南地区。80年代,宫里乡文化站樊双有编的顺口溜《惯子如杀子》也在全县颇有影响。

讲故事是富平县70年代兴起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1973年普及到全县。1970年5月,故事员线怡以《铁旗杆》(曾长安编),袁秋香以故事《标兵》(孙一农编)参加了省故事调讲。1974~1975年,文化馆分区组织了讲故事比赛,有300名故事员参赛。1977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袁秋香讲了自己编写的故事《永难忘》,线怡讲了曾长安创作的故事《顶倒墙》,均受到大会奖励,并被评选上省调讲。1980年,烈风编的故事《他》、李生田编的《小军和小钢》、王兴华编的《酥饺换媳妇》、张志秀编的《黑脸队长》等故事在全县讲出后受到好评,并推荐到渭南地区参加了故事调讲。1983年,县文化馆在王寮乡举行了富平县第五次故事调讲,63名故事员参赛,10名故事员获奖。王兴华编的故事《九朵银花》、成熊飞的《光棍政委》、张富平的《石头外传》和顺斌的《牛格头打睹》获故事创作奖。1985年,冯牡丹、王爱茹、范增社、张玉峰、屈玲被评为优秀故事员 ,受到奖励。1986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冯牡丹讲《寡妇嫂的故事》、张玉峰讲《刘二怪进城》获奖。1988年,李问圃编的故事《车祸之后》由冯牡丹在省故事调讲会讲出,本子获二等奖,讲出获三等奖。

文物遗址

西汉万年陵

西汉刘执嘉(?~前193) 沛县(江苏省)人,刘邦之父。邦即位,尊为太上皇,葬于万年陵(在今富平县吕村乡断原)。分栎阳县境置万年县,为奉陵邑。陵高约12米,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封土久遭破 坏,顶呈凹形,习称“八角冢”。冢南存清建陵碑一座,正中隶书“汉太上皇陵”。陵西北20余米处一大冢,传为昭陵后墓。1980年陕西省文物普查后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魏文帝永陵

元宝炬(?~551) 本拓跋氏,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境)。北魏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姓元氏。孝武帝元修西迁长安,史称西魏。宝炬为宏之孙,京兆元渝之子,为宇文泰立为帝,史称西魏文帝,都长安,年号大统。与东魏分据长江以北原北魏领土。陵在今富平县留古乡大冢何家村东北,高15.4米,周长230米,陵园占地6670平方米。与其后乙弗氏、郁久闾氏合葬,称永陵。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周文帝成陵

宇文泰(507~556) 一名黑獭,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曾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继贺拨岳之后,据关中。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他拥帝与高欢相拒。专制西魏朝政,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创立府兵制。死后,子觉代魏,建立北周,追尊为文帝,与元皇后合葬成陵。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学校内。现存清建陵碑,正中阴刻隶书“北周文帝成陵”。陵冢呈圆锥形,高约8米,周长149米。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中宗定陵

李显(656~710) 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弘道元年(683)即帝位。未两月,被其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神龙元年(705)复即帝位。景龙四年(710),被皇后韦氏、女安乐公主毒死,谥号中宗,葬于定陵,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凤凰山中峰。陵园南北约3公里,东西约4公里,周长约10公里。历代屡遭破坏盗掘,“文化大革命”后,仅存石狮、石人各1尊。节愍太子李重俊(中宗第三子)附葬定陵,墓在宫里乡南陵村刘北堡西北。冢高2.6米,周长136米。现存石狮、石人各1尊。

唐代宗元陵

李豫(726~779) 唐肃宗李亨长子。安禄山乱起,长安陷落,从肃宗聚兵灵武,与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两京,平安史乱。宝应元年(762)即帝位,临朝18年。大历十四年(779)葬于元陵。在今富平县庄里与齐村乡之间的坛山之阳,依山为陵,封阙开阔。

唐顺宗丰陵

李诵(761~806) 唐德宗李适长子,储位24年。贞元二十年(804),患中风不语症,翌年即位。元和元年(806)病殁,葬于丰陵。在今富平县曹村乡金瓮山南,依山为冢,陵基高约800米。

唐文宗章陵

李昂(809~840) 唐穆宗李恒次子,宝历二年(826)即位。年33暴卒,葬于章陵。在今富平县雷村与齐村乡之间的天乳山之阳。

唐懿宗简陵

李漼(833~874) 唐宣宗李忱长子,年27即帝位。骄奢淫逸,迷信佛事,民穷财尽,国势日衰。卒年41岁,葬于简陵。在今富平长春乡紫金山阳。

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墓群

唐李渊献陵(当地称沙冢陵) 在三原县境,陪葬墓群则占据了富平县今吕村乡(旧称荆山原)全境。故有民谣一首:“荆山原头四季青,松柏苍苍映太空,狐兔兢窜百鸟叫,墓冢嵬嵬罕人踪”。据《唐会要·陪陵名位》载:献陵附陪:楚国太妃万氏,襄邑王神符等合计25墓。“文化大革命”前,这些墓群中,除李神符墓前有唐碑一通外,其余皆为无名冢。据1981年3月1日调查:吕村乡褚原、留招等10村堡,东上官乡焦村、双富两村,合计58墓,已平毁33处,封土残存的25处,大大超过《唐会要·陪陵名位》所载数目。现存与已毁坟墓的封土,全为夯筑堆起,十分坚固,规模宏大,非民间坟墓。被毁墓中出土的墓志、陶俑等文物,证实全属献陵陪葬墓.

丑志萌(2014-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