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野生中药材资源,促使天麻在北方半干旱地区种植,平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1年从辽宁省凤城引进野生天麻进行示范研究,并在2013年在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社区建立天麻示范试验基地5亩,对冷棚天麻栽培进行试验。
天麻,别名:赤箭,拉丁文名:Gastrodia elata Bl. 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春、冬两季均可采挖,冬至以前采挖者称“冬麻”,质佳。立夏之前采挖者称“春麻”,质次。采挖后洗净,用竹刀刮去外皮或用谷壳擦去外皮、蒸透、用无烟火烘干。
功能主治
天麻的功能主要可以平肝息风、祛风止痛。天麻适合由内风所导致的头晕,但其对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并不适合。天麻还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可以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较轻微的收缩脑血管等功效,能降低血压,减缓心律,对心肌缺血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天麻对治脑血栓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
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此外,由于天麻性味甘平,诸无所忌。尤其适合半身不遂、神经衰弱、眩晕眼花、天旋地转、头风头痛、肢体麻木、血管神经性头痛、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痴呆、突发性耳聋、中心性视网膜炎、颈椎病、美尼尔综合症等病症患者食用。
该中心依托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进行了前期选种、试种和冷棚栽培技术指导,经过一年多精心培育,天麻长势良好。进入4月份,经技术人员对试验基地天麻进行采收,平均每穴产天麻2.7公斤,单体最大148克,亩产量942公斤。经过试验示范前后对比,人工栽培效果明显,标志着冷棚种植野生天麻获得成功。
据该中心主任刘宝印介绍,人工种植天麻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南方地区。平泉属于朝阳半干旱地区,阔叶木等资源比较丰富,这样的地区适合天麻生长,但还没有大面积种植。能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并高产,实属不易。这次试验示范从选种、温湿度控制、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大量无性繁殖天麻提供了第一手技术资料,并为冷棚发展天麻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天麻市场价格在每公斤70元以上,为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