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5.48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1.57亿元、1.79亿元和2.11亿元,分别下降2.48%、增长20.95%和16.48%。产业结构之比为28.65∶32.66∶38.69。工业总产值5.1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660万元,同比增长46.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亿元,同比下降5.0%。农业综合开发县项目申报工作通过国家评审并立项实施。全年植树造林4251.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573.3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86平方千米。财政总收入700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47万元,比上年下降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2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亿元,增长20.3%。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9965万元。全年招商引资项目22个,其中新建项目15个,总投资2.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237万元,比上年增长27.52%。城镇建设取得新成就。樟江园文化休闲广场竣工,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县文化活动中心、县检察院大楼等建成并投入使用,三力大酒店、铜锣湾购物广场开工建设,西门大街、外环路、板吉路、广场东路,北街至苗圃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不夜城广场已与投资商签订协议,拆迁工作有序进行。邓恩铭故居维修扩建工程已通过省评审,正在动工建设。
2008年
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全年生产总值达113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财政总收入完成18216万元,增长2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357万元,增长1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317万元,增长26.24%,农民人均纯收入2618元,增长21.27%。
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助农抗灾夺丰收”活动,3月2日电网全部恢复运行,4月初扭转了经济负增长局面,6月底旅游市场实现恢复、走旺,夺取了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面对上半年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我们不懈气、不松劲,积极储备土地,加快推进各项规划编制,千方百计破解融资难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00万元贷款资金得到落实。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积极应对,快速出手,及时策划上报项目,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首期投资3651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县域经济持续增长。
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各项重点支出,积极化解历史债务2890万元,偿还城建、旅游项目贷款本息2805万元。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3.7亿元,同比增长29.2%,各项贷款余额4.7亿元,同比增长2.8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资在建项目17个,累计到位资金3.16亿元,增长21%。认真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县在册个体工商户累计达2692户、私营企业146户,非公经济对县级财政贡献率达85%以上。煤炭产业通过强化安全监管、挖掘生产潜力,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全年原煤产销量达130万吨,实现税费收入1.35亿元。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铁合金企业实行了电费补贴政策;县水泥厂异地技改工程如期完工;水电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电力行业创税2160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