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3):我的家乡——大樟树

家乡区县: 江西省樟树市

     (Hello,大家好!我是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班“网络营销能力秀”的参赛者。我正在为家乡樟树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应赛,更多的是出于对家乡樟树的热情(要知道这种每天都要重复的步骤有多枯燥,对樟树的热忱及其友友们的支持是我坚持不放弃的最大的动力)。拿起水笔,摊开稿纸,望望窗外,冥思一会儿,想想该怎么才能让樟树那高大神圣的形象呈现在我热情洋溢的笔下呢。诶,有了!且看我慢慢写来。嘿嘿!)
春日的早晨,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在樟树市城区的药都公园,和风吹拂,柳絮飘飘,湖水荡漾。跑步、做健身操、打太极拳……三五成群的人们在这里休闲健身,构成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近几年来,樟树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文化,教育上都有了长足快速的发展,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水清了,地绿了,街靓了,人也因此舒坦了许  多。
      随着樟树市仁和大道和四特大桥、樟树二桥、盐城大道、葛玄路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竣工通车,随着新城区启动规划建设,随着宏宇能源、四特“两城”、仁和“863”、新恒基盐泉养生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樟树市的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城乡面貌将发生显著变化。这将为樟树市打造“著名的药都、酒乡、盐化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新兴产业基地,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区域性特色城市”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1.金山青山两相宜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樟树更是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资源与环境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的终极目标。近年来,樟树市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按照“出新、露水、透绿”的要求,累计投入1.69亿元在城区大力实施“11238”公共绿地建设工程,完成了火车站、东站两站广场建设工程,沿江公园、福城公园、东湖公园、龙溪河(湿地)公园等一系列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努力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绿肺”活力。目前,樟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多条城市干道为绿化骨架,以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化广场为绿化重点,以单位、居住区绿化,街头绿地游园为绿化网络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化大格局。

      从樟树赣江大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占地67亩的城市中心绿地公园――福城公园。2010年建公园时,有人提议卖掉50亩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剩下的17亩建公园,一举两得。可樟树的决策者没同意,而是投入5000多万元建城市中心绿地公园,这一来一去就是2亿多元。
咱樟树人的眼光和魄力远不只此呢。他们以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工程。仅2009年以来就新建了8个公园,新建、扩建了4个城市湖泊。如今,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1.37万亩,绿化覆盖率达42.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5平方米,城区每500米范围内就有一个公园或游园。
多栽树、栽大树、成片栽树,樟树还投入2.3亿元资金,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目前已完成造林绿化4.64万亩。2010年,荣获“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综合先进县”称号。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樟树大手笔,舍得花钱。而对自己却很抠门:来过樟树的大部分外地人都知道,樟树市政府大楼陈旧简陋;单位公车实行梯级利用,一线单位更换下来的车辆二线单位接着用……
黄玉剑书记说:“‘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千年药都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赋予了樟树人民和谐包容的发展理念。这是文化的传承,更是责任的体现!经济发展要回归增长本意,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2.特色樟树:先天优势立胜势

     回望樟树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能看到一条近乎笔直的跨越式发展的轨迹:生产总值先后跨越100亿元、150亿元大关,去年达180.3亿元;财政总收入先后跨越5亿元、10亿元、15亿元、20亿元大关,去年达2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4000元、5000元、6000元大关,去年达7842元。
     十年来,60万樟树人立足得天独厚的先天资源优势,用如椽巨笔在跨越发展之路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稳居全省十强县(市)行列。久负盛名的“药都”、“酒乡”、“盐化城”大展新姿,药业、酒业、盐业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撑起了樟树经济半边天。资源之城,开放之城,活力之城,使樟树成为江西中部一道靓丽风景。

http://abc.wm23.com/fyc_846855

Fyc(2014-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