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文化名人2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宋代淮阴人,系陈州李宗易外孙,少年游学于陈,苏门著名弟子,晚年迁居陈。
耒少年聪颖,13岁能文,17岁作《函关赋》,脍炙人口。熙宁五年(1072年),耒游学于陈,从师苏辙,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熙宁七年(1074),耒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官至起居舍人,后被控“结党”落职。崇宁元年(1102年),耒又因为苏轼举哀再次被控“结党”,遂贬为房州别驾。崇宁五年(1107年),耒方自便,居于陈,时年53岁。张耒因晚年生活贫困潦倒,思想渐接近劳苦人民,曾写下不少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诗篇。著有《宛丘集》一书,其中《籴官粟有感》一诗,抒发出诗人对灾荒连年的陈州人民的同情,对当权者的不满;《寓陈杂诗四首》,揭露一些贪官污吏借荒年暴月输租肥己的无耻行为。张耒名著《作文论》,是他在陈执教授徒生涯的结晶,为后世所推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