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是199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公办普通高校。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有数控、自动化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校内实训实验室134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46个。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62万册,纸质期刊600多种,电子图书300万种。学校设有全面素质教育研究所、吕凤子研究所、沈括研究所和赛珍珠研究所等。
历史沿革
1912年,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由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
1959年,镇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创建(文革期间停办);
1979年,镇江仪表职工大学、镇江机械职工大学、镇江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和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分别成立;
1982年,镇江仪表职工大学、镇江机械职工大学合并组建镇江市职业大学;
1983年,镇江地区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合并组建镇江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改建为镇江教育学院;
1985年,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创办;
1992年,镇江职业大学、镇江教育学院、镇江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建制并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建制并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化工系、外语系、艺术设计系、电子信息系、人文科学系、管理系6个教学单位,设有31个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有教职工600多人,其中正高24人、副高230人。其中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69工程”学术带头人及科技骨干15人,省、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9人。(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1]
教学成果
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6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十佳自强之星”、“第四届中国母亲河奖”提名奖和全国茅以升教育奖,60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10多名同学在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32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470多名学生在全国和省、市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教学建设
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3个,江苏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和综合实训基地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奖等19项。有校内实训基地58个,建有数控、自动化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校内实训实验室134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46个。
对外合作
学院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台湾环球科技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课题《镇江市专业导航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路径》市财政局科教文卫处与学院专利导航研究基地的合作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校级研究所:吕凤子研究所、沈括研究所和赛珍珠研究所。
建设成果
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教职工主持完成各类课题300余项,出版专著33部、大学教材76部,专利数40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340余项。《镇江高专学报》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
学术资源
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拥有藏书59万册和各类电子版图书300万种。订有中外文期刊600余种及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1万多种3千多万篇。
学校荣誉
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得了“全国高职创新教育杰出贡献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
文化传统
校训
正则 格致
“正则”源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离骚》,“正则”是屈原的名,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吕凤子先生1912年创办的我校丹阳校区前身——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的校名。含义为公正而有法则,这是对做人的要求。
“格致”源于《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一词的省称,意蕴崇尚科学和实践,探求真知,提高智能,掌握本领,力求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这是对求知求学的要求。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校徽
校徽
蓝色图案:深沉严肃,富于深邃和科学理性,蕴含探索寰宇奥秘的科学意识;
中心图案:由字母“CP”组成三个小图案,字母“C”是创新(Creation)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字母“P”是实践(Practi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蕴含学校人才培养要彰显高职特色。而中心图案又由“人”字图案支撑,蕴含学校的根本是育人,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整个图案像一个车轮,预示着学校事业蓬勃发展,滚滚向前。又似一朵花,蕴含学校事业发展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望。
校歌
《镇江高专校歌》是吕凤子先生1915年亲自撰写的词曲。校歌描绘了一幅和谐校园的美景:生生不息的校园充满爱,鲜艳的花儿到处盛开,教师全心培育学生,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既是吕凤子对办学理想的憧憬,也是对师生成长的道德关怀和教师育人职责的要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