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在民间文艺会演中,陕西快书、山东快书、相声、数来宝、顺口溜 、讲故事等曲艺节目,属必不可少的“佐料”。50年代到60年代,郭广秦、俱建刚的快书节目有较高水平。郭广秦自编自演的《妇女队长 范月英》 1956年曾进北京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调演。他的另一陕西快书《李桂英学杀猪》在60年代初期也曾轰动全县和渭南地区。80年代,宫里乡文化站樊双有编的顺口溜《惯子如杀子》也在全县颇有影响。
讲故事是富平县70年代兴起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1973年普及到全县。1970年5月,故事员线怡以《铁旗杆》(曾长安编),袁秋香以故事《标兵》(孙一农编)参加了省故事调讲。1974~1975年,文化馆分区组织了讲故事比赛,有300名故事员参赛。1977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袁秋香讲了自己编写的故事《永难忘》,线怡讲了曾长安创作的故事《顶倒墙》,均受到大会奖励,并被评选上省调讲。1980年,烈风编的故事《他》、李生田编的《小军和小钢》、王兴华编的《酥饺换媳妇》、张志秀编的《黑脸队长》等故事在全县讲出后受到好评,并推荐到渭南地区参加了故事调讲。1983年,县文化馆在王寮乡举行了富平县第五次故事调讲,63名故事员参赛,10名故事员获奖。王兴华编的故事《九朵银花》、成熊飞的《光棍政委》、张富平的《石头外传》和顺斌的《牛格头打睹》获故事创作奖。1985年,冯牡丹、王爱茹、范增社、张玉峰、屈玲被评为优秀故事员 ,受到奖励。1986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冯牡丹讲《寡妇嫂的故事》、张玉峰讲《刘二怪进城》获奖。1988年,李问圃编的故事《车祸之后》由冯牡丹在省故事调讲会讲出,本子获二等奖,讲出获三等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