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齐王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六君王墓,墓冢东西排列,绵延相连,封冢高耸,气势雄伟,状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环绕四周,共有几十个,故有“齐陵”之称。陵区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田齐王陵是中国战国时期齐王的陵墓。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的东北和南面。陵区有王陵 6 座,分“二王冢”和“四王冢”两组,中隔胶济铁路南北相望。据考二王冢为战国田齐太公子倄剡和齐桓公 (一说春秋时的桓公和景公 )墓。四王冢文献记载为战国田齐国君威王、宣王、湣王和襄王墓。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齐王陵分布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临淄齐故城南7.5公里处的鼎足山牛山之东。在临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称为“临淄墓群”。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战国及汉代齐国王侯、大臣、贵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齐陵镇南部,田齐有六王葬此,被称为田齐王陵。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盘活文物保护单位。二王冢,俗称“二王坟”,又称“齐王冢”,位于齐陵镇南的鼎足山上。二墓东西并列,方基圆顶,南北长约190米,东西总长320米。其中西冢墓长约190米,似有三层,逐层收缩,圆坟顶高约12米。东冢圆坟较西冢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