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临淄太公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临淄区境东部,依托临淄人民的母亲河—淄河而建,以太公湖及太公湖生态休闲公园为核心,内含牛山、马莲台、管仲纪念馆、中国古车博物馆、田齐王陵等著名齐文化旅游景点,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中国古车馆—太公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部位。
景区水文化特色突出。景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水面1.6平方公里,占景区面积的16%。工程景观资源丰富。2002年投资5400万元建成了水面面积1500亩的太公湖、1座橡胶坝和3座生态岛屿;2008年投资1.3亿元建成了5道溢流堰、2座桥梁、5座生态岛屿和900亩水面、4300亩生态湿地以及占地425亩的太公湖生态休闲公园。另外,景区内还有管仲纪念馆的仿齐国古代门楼、宫殿等建筑,古车博物馆的独特外形构造等,构成了完整丰富的工程景观系统。自然景色秀丽,主要有牛山、稷山、马莲台等风景区。齐文化特征显著,景区内有田齐王陵、管仲纪念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馆群。
景区交通条件便利,309国道、济青高速公路、临淄大道横跨景区,距火车站3公里,距济南机杨90公里,距青岛300公里。基础设施良好,自来水、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普及率达到了100%。服务设施齐全,现设有2处咨询点,30余名专职导游。区内有可供游客餐饮、住宿、商务会议于一体的星级以上宾馆7家,旅宿床位10000 余张,餐馆达几千家。区内现有三级甲等医院3家,安全防护设施完备。景区内公厕布点合理,管理规范,干净卫生。景区容纳和接待能力强,2008年年度游客数量100余万人次。
生态保护:景区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景区水土保护状况良好,林草面积占宜林草面积的95%以上。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保持了自然生态的完整性。
1995年在齐国故城内发现了古琴减字谱《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经有关专家鉴定为早期齐国韶乐。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再铸钟吕,建造齐国韶乐演示厅,面向游人开放。
韶,史称舜乐。《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
此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如武王灭商进入殷都时,就是演奏着《韶》乐。对此,《周逸书》称:“王入,进《万》。”据考《万》即文舞《韶》。同时,《韶》还被用于祭天,《周礼·春官》:“舞《大韶》以祀四望。”就是佐证。周武王定天下,封赏功臣,姜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齐国,《韶》传入齐。
《韶》入齐后,在齐国改革、开放,“因俗简礼”的基本国策影响下,适应当地民情民风习惯;吸收当地艺术营养,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所丰富、演变,从而更增强了表现力,更贴近了东夷传统乐舞,展现了新的风貌。故而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世佳话。
《隋书·何妥传》载:“秦始皇灭齐,得齐《韶》乐;汉高祖灭秦,《韶》传于汉,汉高祖改名《文始》。”《汉书·礼乐志》《史记·孝文帝本纪》同载:秦二世用《大韶》《五行》祀极庙,汉祭高祖太宗用《文始》,《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可知秦汉均曾把《韶》定为庙乐,使《韶》在国乐中的位置达到了极致。
及至曹魏,魏文帝曹丕命《文始》复称《大韶》,以为庙乐。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庙乐,以《大韶》名《大观》。可知此时《韶》乐虽数变其内容而易其名,但仍居于帝王用乐之列。
然而经唐历宋,便再不见《韶》乐被使用或表演的记载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