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花边

家乡区县: 淄博市临淄区

临淄花边又称抽纱,是山东临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工艺精巧,为中国同类工艺品之冠,素有“抽纱之王”的美称。临淄花边大套,多年来,以其玲珑剔透,美观大方,质地典雅,驰名于世界,畅销于香港、澳门、意大利、瑞士、德国、美国、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人士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临淄的刺绣工艺由来已久。据1920年的《临淄县志》记载:远在周代之初,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记述。并谓:周族灭商后,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治临淄。太公非常重视临淄的编织业。因此,春秋、战国时期,齐都临淄刺绣业已驰名域内,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秦灭齐,统一六国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更大发展。临淄在汉代初期,仍是我国东方著名的大都市之一,西汉政府曾在此设三服官,为皇帝做春、夏、冬三季的服装,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源头。梭子长条小花边,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诞生的。汉王充在《论衡》中说:“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纯女无不能,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当时的花边技艺是以母教女,嫂传妹的途径传播的。此时花边,主要用于宫内服饰,后来才传向社会,被广泛用于美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上一时的风尚。

梭子长条小花边,俗称兰杆,系土纺丝线织成。工具简单,式样古朴,其制作过程是:用一条木凳固定经线,然后用缠有丝线的木梭,依据图案在经线上来回穿织而成。这种花边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因用途不同,花边的宽窄不一,长短不限,故有长条花边之名。梭子花边在织法上局限性很大,它只能在宽窄长短上下功夫,图案虽有人物、鸟兽、虫鱼、花卉等,但只限于在这长条带上反映,不能打破带形规格。据考证,当时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近郊东古城、毕家、南马坊、皇城等地。

卖面膜的小兔兔(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