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名人(29)

家乡区县: 佛山市高明区

岭南文化骄傲梁厚甫

梁厚甫原名梁宽,厚甫是他的笔名。1908年7月25日出生于广东佛山,是佛山“梁园”家族成员之一。

梁厚甫受书香世家之熏陶,自幼便聪敏好学。7岁开始,父亲聘了一位启蒙老师,讲授《三字经》、唐诗,并教他描红写字。一年许,所学的都能琅琅上口,毛笔字也写得中规中矩。为了满足他的求知欲,父亲后来为他改聘一位宿儒。这位老师从《诗经》、《左传》、《四书》以至秦、汉、唐、宋等名家的作品中,选取一些章节,给他详细解释,又指导他精读、背默,替他修改短文。几年功夫,所学已大有长进。此时梁厚甫不时从父亲的书橱里选取一些线装书来读,在古籍的海洋里,他如鱼得水,其中读得最多的是唐代陆贽的奏议。他对书法也饶有兴趣。每当父亲要练字或为友人挥毫,他便自告奋勇裁纸、研墨,然后在父亲身旁留神观察,从中汲取教益。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让梁厚甫在适龄对能进入正规学校,父亲增聘了一位英语老师,每天授课、辅导共两小时,为他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功课虽多,梁厚甫并没有成为书呆子。每天下午4时许,在梁园刺史家庙前的地堂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在放风筝、溜旱冰。他是体育活动的热心人。

满13岁,梁厚甫考上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即负笈就读,毕业后升上大学部深造。1933年在岭南大学修毕,曾赴上海工作数年。工余之暇,在东吴大学进修法律。

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发动卢沟桥事变。梁厚甫偕妻自沪迁港,开始了他的新闻记者生涯。他曾先后在香港《大公报》馆及香港《工商日报》馆分别工作过一段时期。

1941年底,日军南侵,香港沦陷。他举家隐居澳门,凡三年余。

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梁厚甫由澳门返港定居。不久与岭南同学黎君等创办《新生晚报》。该报每日正午12时出版,除可补日报新闻之不足外,更可抢在其他晚报之前发售,因而颇受香港工商界人士的欢迎,午饭时常人手一张。它的副刊编得颇为成功,连载的《经纪拉日记》始创“三及第文体”,嬉笑怒骂,鞭辟入里,是香港通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该日记原由梁厚甫执笔,后由总编辑高雄续写。

1959年,梁厚甫举家移民美国。在彼邦,他专注于通讯特写,文章多刊于新加坡《南洋商报》和香港《明报》。到了80年代,较长篇的文章,多在香港的《良友画报》发表。在这同时,内地出版的《参考消息》,经常把他在港报刊出的文章全文或择要转载。由此,他的文名渐为内地人士所知,文章的影响力也更大了。

梁厚甫写了《三十年的旅美记者生涯》一文。他在文中对自己行文的特点作出了阐释:“在叙述的时候,用的不是记录文体,而是夹叙夹议。”他好学不倦,旅美后仍不断努力研究新问题,有时还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新观点,分析深入,议论纵横。在最初数年里,他的通讯题材比较集中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方面。到了80年代,文章涉及的范围更广:从中国哲学谈到中国书法,从对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总结到评论几场大小战争的得失,以至对21世纪的展望,都在他的议论之列。

梁厚甫在香港发表的文章由天地图书公司辑成数册出版,自成一系列,颇受欢迎。

毅丶(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