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自贡早餐”的地域特色

家乡区县: 自贡市大安区

认识一座城市,可以从它的美食入手,认识一座城市的美食,不妨从它的早餐开始。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去,经过了舟车劳顿后,夜里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后在街头找个小店,入乡随俗地吃上一顿具有当地特色的早餐,不仅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且也能对这座城市留下粗略却直观的印象。汪曾祺先生在他的散文《干丝》中,就将吃扬州干丝(一种制作工艺复杂的豆制品)下早茶的情形写得活色生香,令人心向往之。这就是美食对城市文化和城市影响力的贡献。

关心一座城市的早餐,最直接的出发点是在关心这座城市的人们早餐吃些什么,这座城市有些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早餐。自贡人的早餐吃啥?除了那些在家自己做早餐的人,呈现在自贡街头的早餐品种还真是五花八门:烤的有面包、蛋糕,炸的有油条、葱油饼,蒸的有包子、馒头,煮的有抄手、水粉,喝的有牛奶、豆浆……不过,这些出现在街头摊点、店铺中的早餐食品,在别的地方也属于常见之物。这使我想到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曾设置的一个杂文栏目,名称起得挺怪的,叫“中国式早餐”。有意思的是,该栏目配有一张栏图,画面上是两根炸得金黄油亮的油条。油条,似乎是我们这个国家地不分南北、人不论老幼都非常喜欢的早餐食品;而享有与油条同等“待遇”的早餐食品,不正是那些面包蛋糕包子馒头吗?这至少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自贡人的早餐折射出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包容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不容这样乐观,它说明自贡人的早餐还缺乏城市饮食文化的个性。

自贡的盐帮菜早已声名远播,甚至漂洋过海在异域他乡扎下根来,这是自贡饮食文化的骄傲。以盐帮菜为代表的自贡美食,在带给人们的味蕾美妙感受的同时,也在思量着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如果我们这座城市真的想要成为一座美食城,那么至少就目前来讲,自贡人的早餐尚是它的短板。与北京的豆腐脑、面茶,天津的煎饼、炸糕,云南的过桥米线,甚至我们的近邻宜宾市江安县的红桥猪儿粑等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早餐比起来,自贡人的早餐花色品种不算少,但是还缺乏属于自己品牌的美食。倒是在富顺县,人们习惯于早餐吃豆花饭,一些乡镇上早餐也吃颇具特色的羊肉汤,但这毕竟是个别地方、某一人群喜爱的早餐,属于小众范围,还很难树起自贡早餐的响亮品牌。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真正养人的,其实是食物,真正让人在吃中感到快乐的是各种各样的美食。“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绝非夸大其词,吃是维持人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连肚皮都填不饱的时候,什么事都免谈。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国人对饮食越来越讲究,再上升一个层面,还要吃得有品位、有文化,这就是精神的需求了。就目前的自贡来说,人们对饮食文化抱有很高的热情,倘若我们城市的早餐能够更加具有地域特色,自贡的美食文化将会站上更高的台阶。

日日新(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