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势力”、“境外势力”、“敌对势力”,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所描述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有些从“境内外敌对势力”变成了好朋友,有些虽然不再经常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对等,但偶而也会拿出来作为反面典型。在十八大报告中,曾专门提到了“敌对势力”的内容。“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
建国初期,境内外敌对势力是美蒋特务和土匪,外加国际上的反华势力。文革时期,“敌对势力”又转化为“黑五类”的地富反坏右。在毛泽东时代,“美帝国主义”被长期视为重要的敌对势力。因此在那个时期的宣传话术中常有“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内容。而当和苏联反目之后,苏联也跃升为敌对势力。于是,在宣传话术上便有了“苏联亡我之心不死”了。随着苏联解体,中俄关系向好。“苏联亡我之心不死”已经被埋入了故纸堆中。但是,“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的语调则时常隐现于当今的话语体系内。
而当下,“国外势力”的范围又有了进一步扩大。他们在中国总能找到可乘之机,大至民族问题乃至上层权力之争,小至公民维权乃至爆炸起火垮桥拆迁城管打人之事,事后总有声音发出来,跟所谓“敌对势力”扯上关系。
今年9月一篇题为《恶意炒作“7.23”动车事故中国高铁发展付出沉重代价》的文章在结尾称:国外确实存在着敌视中国高铁的势力,他们力借“7.23”动车事故重挫中国高铁。而上海法官“召妓门”事件发生后,上海市高院代院长崔亚东也说:四名法官的违法违纪事件给境内外敌对势力借机攻击党和政府、攻击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攻击上海党政干部队伍提供了可乘之机。长沙市开福区房产局前副局长曾新亮更把访民视作敌对势力,在他的《局长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要主动出击,注意方法,请公安按敌对势力办”。甚至中国雾霾和环境污染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外部势力恶意炒作攻击中国。
一时间,好像只要是对官方不利的指控,乃至对官员错误的正常批评都有可能被视为“敌对势力”。都有可能是“敌对势力”在前台唱戏或在幕后指使。不认真检讨己之失误,却将己之失误招致的外界批评定性为“敌对势力趁机进攻”,虽说很荒唐,却是打击批评者并转移视线的最好方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