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具体部署背后深意

家乡区县: 淄博市临淄区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终究还是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延续和落实,尤其是将三中全会的改革纲领进行具体化部署。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远景,其中包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法治体系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体系,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需要升级到2.0版。面对我国当前复杂的司法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落实三中全会政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四中全会的一项任务,所以说本届四中全会是在三中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并有多项司法改革的举措公布。在最高法研究室原副主任张泗汉看来,这意味着在现有改革基础上,我国的司法改革将继续深化。四中全会的新举措将决定未来5年我国司法改革的具体走向。
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同时,对于当前司法改革实践中发现的难题,四中全会也需逐步破解。当前,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的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而每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都是在艰辛、阵痛中完成。三中全会上,中央用两章的文字表述对推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专门指引。同时,中央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累经验。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实践过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由于本轮司法改革触及体制问题,尤其涉及法官、检察官的自身利益问题,新一轮司改纲要公布后,一些基层的年轻法官纷纷通过自媒体发声,担心他们会被“一刀切”,从法官变为法官助理等司法辅助人员。个别地区的法院出现了年轻法官“出走”现象。对此,四中全会提出,将从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法官、检察官。就目前而言,既能保证改革效果,又能保证法官、检察官队伍的稳定尤为重要。此外,当前我国涉法涉诉信访进入司法程序解决后,法院能否顶住压力化解信访中的陈年积案也是一个问题。
四中全会司法改革方面总的方向并没有变化,在司法改革的试点过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根据半年多的实践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也需要四中全会作出更具体的部署,只有这样发现的问题才会逐步得到破解。

卖面膜的小兔兔(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