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晋宁县富有乡的流血冲突,场面惨烈,两千多名富有村村民对峙上千名避弹衣、瓦斯等装备精良的打手,最终村民死亡2人,打手死亡6人。在前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杨维骏看来,这是一场迟早会来临的灾难,灾难的种子在十几年前就开始萌芽,和现已落马的原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的路线方针有关。
2001年,白恩培就任云南省委书记,提出建设大昆明概念,一举推行“一湖四片”的毁乡造城大城市化运动。全省很多地区效仿,大大理、大红河、大曲靖,在全省掀起一个把郊区盖成城、把郊区毁掉的浪潮。杨维骏对认为这种路线是完全错误的方针,认为规划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造城,把原来的自然发展的痕迹打破,新城成为空城。在这场粗暴的现代化造成运动中,围着滇池建城市,大片基本农田被毁。
这种发展方针,带来大批失地农民。2009年以来,云南全省共有失地农民228.11万人,而且该数据并不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征地产生的移民。其中:城市规划区内61.61万人基本上完全失地,城市规划区外166.5万人,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且年满16周岁及以上失地农民81.83万人。
云南本地官员也清楚拆迁过程中的问题,在公开汇报材料中,他们承认,一些重大项目开展征地时成立的项目指挥部只是临时机构,没有设立一个具有征前审查、全程跟踪、实施监管等职能的部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对接、征地补偿款的分配、用地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事项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导致征地项目完成后,遗留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后续征地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
大批失地农民,已包含不稳定因素,而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低价拿走农民的土地,势必会使不稳定因素成为更危险的导火索。在杨维骏的讲述中,失地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满,以及和政府的冲突早成为现实:“有的每亩市场价400万元,只给村民12万元,征地2万亩总计剥夺村民金额高达千亿元,农民多次到省委大门口下跪哭诉,白恩培都坐视不理。”“农民没有地方住了,年轻的农民给他一点钱可以租楼房,七八十岁的老农民不习惯住楼房,只好回家住猪圈、柴房。那里面阴暗潮湿,老人住里面很容易诱发急性病,死了二十几个人。” 2008年以来,随着云南拆城运动的大开展,上访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