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美人鱼

家乡区县: 广西合浦县

上世纪80年代,合浦县城一位不到17岁的艺校学生妹,给雕刻家们做了一回模特,她手捧南珠的造型,最终定格成了合浦妇孺皆知的雕塑—— “美人鱼”雕塑。
“美人鱼”雕塑在合浦妇孺皆知。但是,“美人鱼”的模特究竟是谁,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其实,“美人鱼”雕塑的原型,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合浦妹——现供职于合浦县市政管理局的陈艳萍。

城雕确定“美人鱼”
“这张‘美人鱼’雕塑图片上半身是我的画像。”陈艳萍指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笑盈盈地对笔者说。
“1986年,我不到17岁。好像是秋天吧,我放假回家,在文化馆参加活动时,被当时县文化局陈局长和时任文化馆馆长的韩鹏初发现,认为我是‘美人鱼’的化身,于是,他们说服了我的爸妈答应我去作‘美人鱼’雕像模特,在当时的廉州中山路影楼拍了一组黑白照片,先让艺术家们参考。”当年有幸入选“美人鱼”雕塑原型人选的经历,陈艳萍至今印象清晰。
据了解,合浦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县里邀请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工作的老革命、老同志回合浦共商家乡改革开放发展大计。在一次座谈会上,有老同志提出,合浦这么大的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应做一个象征合浦悠久历史文化的城雕。当时,有人进一步提出,“珠还合浦”闻名于古今中外,以“珠还合浦”做一个城雕最有代表性。
大家统一了意见后,县里初步确定了城雕“珠还合浦”的两个方案:一个是以汉代孟尝为城雕,因为他是珠 还合浦主人公;另一个是以“珠
还合浦”神话传说和珍珠公主做城雕。当时有人提出城雕人物要穿古装,而有的人说改革开放了,做城雕就要大胆一点。最后的方案是把“美人鱼”和“珠还合浦”这两个神话故事结合起来,“美人鱼”雕塑上身是珍珠公主,下半身是鱼尾,底座是浪花,捧着一颗泪水凝成的珍珠,奉献给合浦人民,这颗珍珠同样也寓意着从梅岭飞回来的那颗南珠。
美妙身段变雕塑
陈艳萍回忆说:“专家们确定方案后,就开始寻找雕塑的模特。当时物色了几个漂亮的合浦妹仔,其中就有我、县城的李妹和沙田的一个妹仔,最后定下的是我。”
时任文化馆馆长的韩鹏初也回忆说:“当时大家考虑陈艳萍比较全面,无论身材、面貌,还是气质,都比较好。记得当时找她做模特拍照时,她的家人开始有些顾虑,怕拍裸体影响不好,后来拍摄组与她家人沟通,说明只拍半身头像。最后做通了她父母的思想工作,陈艳萍也乐意,拍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期将照片交给雕塑家创作。”
在拍摄完“模特”照片后,陈艳萍就匆匆赶回了学校。后来她才知道,安放在合浦县城繁华地段的“美人鱼”雕塑原型就是她。同年,她放假从学校回到家乡,特地和同学们来到“美人鱼”雕塑前,照了一张相片作为纪念。
“事先不知原委的同学都说这个‘美人鱼’很像我,当时,我有点‘飘飘然’,神乎其神地那么一‘吹’,同学们‘呼啦’都围了上来,说我成了县里的‘标志人物’。当时我‘一本正经’地和同学说,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是件好事啦!自那以后,我暗下决心,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工作,继续为家乡出力,特别是在文化事业方面。”

珠乡舞台展魅力
转眼间,“美人鱼”雕塑矗立在县城街头已经20多个春秋。目前,由于“美人鱼”地下商场在建,“美人鱼”雕塑暂时转移存放,待商场建好后,雕塑将归位原处,继续守望家乡。
而现实生活中的“美人鱼”陈艳萍,一直活跃在珠乡文艺大舞台上。多才多艺的她,业余时间是文化下乡、民间演出的主角。1999年,她参加自治区粮食系统文艺会演获二等奖;2000年,参加“自治区共产党员正气歌歌咏比赛”获一等奖;2001年,参加合浦县职工健美操比赛获团体三等奖;2005年,参加北海市妇女时装表演大赛,获最佳气质奖;2007年,参加广西“田园欢歌”比赛获银奖、最佳演员奖;2008年,参加电视剧《海鲨一号》的拍摄;2010年,参加数字电影《良知》拍摄并担任导演助理兼场记工作;2011年,参加电视剧《我不曾放纵的青春》拍摄;2011年,参加24届世界客属恳亲会晚会演出获优秀演员奖……

                          

马静(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