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家乡区县: 延安市宝塔区

网络搜索“集市”的定义,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的活动形式,主要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以后常出现在宗教节庆、纪念集会上,并常附带民间娱乐活动。

在陕北,很多地方都有集市,一般是间日集。在延安各县区,集期一般都是五天。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集市天,称之为“遇集”。那时候交通不便,物流不畅,很多东西到不了偏僻的地方,只有到遇集这天,才有远道而来的商贩出售吃的、卖花花绿绿的衣裳,孩子们才能看到琳琅满目的东西,家长们才能购买一些日常用品。也有当地的农民,拿着箩筐,卖点自家种的粮食。等待一个遇集天,好像特别漫长,哪怕只是为了等一种好吃的东西,哪怕手里只有一毛钱,还是很期待。一到遇集天,就拉着父母的手,嚷嚷着要去赶集。

那时,并非现在这样,有很多门店,很多日用品平时也能随时买到。

现在的集市没有以往热闹,赶集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了,也很少有远道而来的商人。当地农民的东西更难卖了,因为食物已经没有那么“稀罕”,也再不需要,用自己的“土豆”换别人家的“香蕉”这种交易了。那些操着外地口音的商人,那些裹着白头巾的陕北汉子,那些围着红绿围巾的农村婆姨,那些记忆中的集市,一直在黄土高原上延续着……

park1994(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