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带你领略秦始皇兵马俑

家乡区县: 宝鸡市陈仓区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市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它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你们想知道兵马俑的来历吗?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吧!1974年春天,当地一个农民在打井时从两米深的地里挖出了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的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

进了大门,迎面就是一高大的拱形建筑,门上几个大大的篆书:秦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展厅,顿觉古意盎然,扑面而来。大门内先是一个小厅,陈列着秦陵的地形模拟沙盘,待我们进入大厅,面对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军阵,虽然我以前也来看过,但是仍然感到深深的震撼。一号坑内肃立着六千多尊真人大小的陶俑,组成一个车兵混合方阵。前三排是前锋,不着铠甲,当是敢死队员,左。右。后方各有一排俑士背对方阵而立,是为左右翼与后卫,可以防止敌人的偷袭。中间则是以战车为主,前后左右环以重装步兵的方阵主体了。车兵与步兵可以相互配合,掩护,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战斗能力。细看这些俑士,有的在沉思,好象已经胜算在握;有的神情专著,在注视着前方;有的面露微笑,仿佛心怀憧憬;有的面容坚毅,有若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瞬间,我恍惚了,看着墙上的四个大字:梦回秦朝,我仿佛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古战场,天上彤云密步,旌旗列列,地上战马萧萧,车轮滚滚,千军竞发,耳旁鼓声隆隆,脚步蹋蹋。待得鼓声稍停,天崩地裂一阵呐喊,勇士们排山倒海般冲向敌阵,大军到处,所向披靡,如千钧之重,击于鸟卵。"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有这样一支军队,六国如何不臣服,有这样一支军队,天下怎能不归秦?!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欢迎来陕西游玩的游客参观宏伟的秦始皇兵马俑!!!!!

黑旗信条(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