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汉墓群

家乡区县: 广西合浦县

  合浦汉墓群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东南3公里处,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距离北海市28公里。古汉墓约千座以上。墓穴中的众多陪葬品等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文化艺术、政治、经济以及我国人民同东南亚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贸易关系,提供了实物史料。合浦汉墓群是汉代合浦郡治所以及合浦港的重要文化遗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作为“南珠之乡”的合浦县早在西汉就已经成为岭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较大的汉墓博物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合浦汉墓大遗址,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大型汉墓群之一,包括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社会各阶层的墓葬群。主要分布在禁山、康南、平旧、杨家山、中站、廉东、涌口、廉北、堂排等村所辖区内,东西长约12.5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69平方公里。经勘探编号立标的汉墓有1200多座,而包括封土堆已消失而隐蔽于地下的汉墓总数则有近万座。墓葬形制有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种。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有的还有耳室或侧室。墓道多数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墓群内还出土了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陶器、玉器以及水晶、玻璃、玛瑙、琥珀等随葬品万余件,其中包括铜凤灯、铜屋、玻璃杯碟等罕见的珍品。 以“珠还合浦”闻名的合浦县,自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设郡,县城所在的廉州镇一直是历代郡县、州、府治所,纵观那累累的汉墓,可窥见当年古郡的繁华。                                                   合浦汉墓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出土文物已逾万件,其中不泛具有很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精品。这里汉墓的墓葬结构以砖石居多,土坑较少。合浦曾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据《汉书. 地理志》记载,汉王朝使者,带着翻译和应募的商人,常常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合浦港乘船下海远航,与越南、缅甸、印度、马来半岛、爪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地区和国家进行交往贸易。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交通、文化和经济背景,合浦成为汉代岭南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云集之地。由于汉继秦盛行厚葬之风,南来的官吏、将佐及富豪巨贾等死后葬于合浦,陪葬品较多。因此,在合浦县城郊就遗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汉代墓葬。现在,已在文昌塔附近南北二级公路旁建有汉墓博物馆和汉墓保护棚,成为印证汉代合浦郡治和港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勘查,合浦古汉墓群分布方圆69平方公里,估计有古汉墓上万座。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合浦已发掘的汉墓累计有1000多座,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文物发掘修复后,最重要的是让它在现代化的博物馆里收藏陈列,供专家研究,供人们世代观赏,使它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历史光彩。

马静(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