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是目前眉山最大的区县,也是四川第一、全国第三的人口大县,该县幅员2606平方公里,辖60个乡镇、570个村。
为何叫仁寿?关于仁寿县名的由来,至今流传着好几种说法,哪种更可信呢?请看本期——
市方志办 本网记者 黄海波
仁寿在周朝时由蜀国管辖,秦朝时改为蜀的一个郡管辖。蜀汉时,属于犍为郡武阳县。南朝属怀仁郡所辖一县的怀仁县,治所在今文林桥附近。北朝西魏属陵州怀仁郡普宁县。隋开皇3年(公元583年)属罢郡后辖五县的陵州,名普宁县,为州治所在地。
那么为何在北周和隋朝的时候要将仁寿改名为陵州呢?相传因为道教始祖张道陵曾在仁寿开凿盐井,定名“陵井”。所以在北朝西魏年间因陵井得名,置陵州。陵州设立以后管辖有怀仁、仁和、席郡。怀仁郡又管辖有普宁、蒲亭两个县。东晋的时候,陵州盐业发展,益州刺史就在县城西(也就是现在的仁寿县城北街)设立守卫部队。
隋朝开皇18年,也就是公元598年,改普宁为仁寿。仁寿从此定名,一直到今天。县名沿用至今1400多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