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礼”。出门远行,必定会买当地特产回家馈赠亲友,也就是所谓的“手信”。到湛江游玩,除了品尝当地美食外,还可捎上一些特产手信回去,让亲朋好友也领略一番湛江的美味。其实,湛江是一个特产丰富的城市。湛江拥有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产资源非常丰富,廉江、雷州、坡头、麻章是对虾主要产区;吴川黄坡一带及坡头区乾塘海域的主产海蜇。还有海参、江瑶柱、东风螺、花蟹、花螺、沙螺、花甲螺、青口螺、扇贝、蚝等等各类海产。因此,中国各地客商常年云集此地,采购各类海鲜及海鲜干货。同时湛江的农产品也是非常出名的,如廉江红橙、徐闻菠萝、遂溪萝卜、雷州芒果和香蕉、廉江茗皇茶叶等。下面我们来看看湛江到底有哪些手信可淘?
推荐42:遂溪下录番薯
简介:
遂溪极品下六番薯目前有两个品种:下六女儿红和下六香芋薯,还需按一定的种植方式,而且必须是种植在遂溪县草潭镇北灶尾和下六村委会的一块神奇土地上,约有1500亩左右,才能称为极品下六番薯。
这块土地原是堵海造田的“海地”,大概在10多年前,人们渐渐的发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番薯与其它地方出产的味道不同,这里的番薯别有一番风味。
女儿红薯表皮呈紫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4-0.5公斤。煮熟时薯皮半裂散开,露出红色的薯肉,发出诱人的香味,吃之香、甜、滑;香芋薯表皮呈暗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3-0.4公斤,煮熟时薯皮至薯肉半散开,薯心呈紫绿色,散发出不仅有薯的香味,还有芋的香味,吃之香、粉、爽。下六番薯的特点有:一、风味独特。与其它地方的番薯一样,下六番薯也具有香、甜、粉、滑等特点,相对来说,它明显的将这特点加强了、放大了,还增添一些独特的韵味,把这香、甜、粉、滑引入一个新的高度,令人吃过之后留香、回味、怀念;二、番薯光滑无皱痕,绝无虫害。说来神奇,就是只隔一条田基,这边的薯就绝无虫害,那边的往往就受了虫害,表皮有虫痕,甚至薯肉被虫蛀过而变味变质;三、下六番薯中的秋薯在过了农历9月9后,若不变质者,留至次年的中旬也不会变质了;四、下六女儿红番薯陈薯中间有一条紫红色的芯,有粘性呈半流质状态,味甜而甘,有如面包、饼的馅,令人拍案叫绝;五、人们发现其有较好的保健功能。据群众反映,长期食用下六番薯,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不药而愈;六、据说下六番薯和下六井水煲出来的番薯粥在酷暑的夏天竟然两昼夜不变馊。
下六番薯虽然味美,但也要讲求食法。不同的品种,食法也不同。女儿红薯适宜水煮、煲番薯粥、煲糖水,香芋薯则宜于用微波炉烘或用炭火煨,隔水蒸也可。另一点是,若要知其味,需慢慢的品尝,若狼吞虎咽的一餐吃它三四斤,则因其味太浓而不知其味了。若烘、煨、蒸熟的香芋薯顺着薯肉的结构用手大力一小块一小块地撕开(不能用刀等硬物切割,那样风味大受影响),就着甘洌的山泉水一小块一小块地细品,那味道真是妙极了。
由于产量不多,大部分农民都是留下赠送亲朋好友或送礼之用,又有—部分入专程到村里购买吃或送礼,还有一部分人专程收购远销广州、深圳等地,真正的下六番薯在市场上流通的不多。大部分人购买的下六番薯其实只是下六产的番薯而已,并非真品。严格的讲,下六番薯尚是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推荐43:沙古菜头仔
简介:
据悉,沙古菜头仔作为遂溪特色美食,历史悠久,有很多历史渊源、人文传说和文化内涵在里面。
“沙古”是粤西遂溪县境内一个盛产萝卜的乡村古镇,自古以来,其出产的腌制萝卜历史悠久。相传宋朝被贬海南儋州的大文豪——苏东坡,途经遂溪境内古官道时,因长途跋涉,食滞体虚,当地百姓赠食土制腌萝卜送米粥,顿觉舌下生津,食欲大开,一扫劳顿,苏大学士感此品甜香爽脆,膳后消滞顺气,赞不绝口,称其为“菜中头名”,故民间称其为“菜头仔”,相传至今。
历史传统的腌制方法:
“沙古菜头仔”是以当地特有土质种植的萝卜为原料,延用民间近千年的制作工艺,仅以日晒海盐、当地特有的红粘土为辅料,经古法秘制方可成品。不含任何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是天然美食佳品。
独特的食用方式:
把坛内的菜头仔取出洗净表面泥土,切碎,可生食或伴肉炒、煎、蒸、炖皆可。常用食法有:萝卜送粥,消滞开胃,百吃不厌;萝卜炒蛋,营养丰富,美味一品;萝卜炖腩肉,香甜爽脆,更为绝品。
注意贮存方法:“菜头仔”开坛后,为保持原味,请密封存放阴凉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