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寺位于固始县城东南隅45公里处的陈淋子镇,在豫皖二省交界处大别山向北绵延带上,由固始县民营企业家王刚先生投资重建。
妙高寺建于唐初,寺内有碑记载:邑东南隅,山川环结,有寺居巅,名曰妙高古刹也。创于唐宋,盛于明成化弘治至天启崇祯,戕于兵战。赖盛朝顺治初年;竺启太祖建造。
千年古刹妙高寺,它以其渊源绵长的佛教文化在豫皖鄂三省交界处声名远播。相传,新罗国今朝鲜王子金乔觉金地藏,在卓锡安徽九华山之前,曾在妙高寺传经布道多年。因此佛门把它与安徽省的九华山相提并论,故世人有东九华、西九华之说。妙高寺前有南天门,后有华岩寺,鹿鸣庵和地藏王府相辅为左右两翼,巧妙的构成一处三院一体、僧尼合寺的佛门圣地。
南天门上高耸入云的古松,是唐王李世民为纪念护驾有功的四位武僧栽下的;放生池里赤鲫红鲤,是乘着云雾飞来的;高僧塔林,比丘尼塔林于少林寺塔及古老的藏塔相形。坐落于此的妙高寺,昔日古朴典雅,巍巍庄严,历来高僧倍出,敬香拜佛的信众络绎不绝。解放前住寺僧尼达百余人,由于历史原因,妙高寺曾两次惨遭破坏。妙高寺原居九十九间半,由山门、东耳房、大雄宝殿、地藏王府、配殿组成,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现前殿建筑为石基、青砖灰瓦,殿堂含廊、廊柱上镶嵌精美的大型木雕,并绘有文王访贤,太公钓鱼等历史人物画像。妙高寺辅助建筑有:南天门、放生池、比丘尼墓塔林、高僧墓塔林、迎佛台等,范围约2公里。
这里寺庙林立,僧俗共处,暮鼓晨钟,泉水暗流,千亩秀竹,茶园漫坡,景观独特,古朴肃静,佛教文化更是渊源流长。前有南天门,后有地藏王府,华岩寺、鹿鸣庵相辅为左右两翼,巧妙的构成一处三院一体,僧尼合寺的佛门圣地。围绕妙高寺,佛地景点的线路形成一个O形,南天门、放生池、寺院、比皇尼塔林、迎佛合、高僧塔林等等,范围约2公里。南天门可谓入山第一古迹,门前号称四大天王的古松直冲云天。相传秦王李世民私访被追杀,幸得四武僧居关搭救,后秦王为悼记武僧被寇杀害而植栽于此,如今古松下敬香献果终年不绝。入南天门后蜿蜒而上,经过一段S形山路后,便到了老虎头,远看酷似一卧虎巨头。站在老虎头极目远眺,山下的长江河水似玉带逶迤远方,阵阵白雾缠绕山腰,云断千山,水断雾连山随画活,云为诗留,万千气象,令人流连忘返。过了老虎头,便见位于妙高寺前的放生池,池内的鲤鱼据说是每年有数千条乘云雾而来,且每条都是红色,极像山中的枫叶,又有飞来池之称谓。池有2亩大小,水深七尺,清澈见底中间有一圆形卵石浇滩,每当阳光灿烂,山风习习,红鲤鱼翔于浅底,亲吻嬉戏,荡漾生辉。望丫台位于妙高寺的左肘,台上怪石林立,陡峭如削,老翁和美女的传说逼真生动,催泪下望丫台后有一巨石形成的钱眼,俗称打儿窝,前来寺院敬香献果的善男信女们,都来这投掷投中者即可心想事成,获得菩萨保佑。 固始九华山是大别山北麓一个风光奇异、景观独特的山脉,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妙高寺就座落在九华山的半山之中。相传,新罗国今朝鲜王子金乔觉金地藏,在卓锡安徽九华山之前,曾在妙高寺传经布道多年。因此,佛门把安徽的九华山与河南的九华山相提并论,故世人有东九华、西九华之说。
妙高寺前有南天门,后有华岩寺,鹿鸣庵和地藏王府相辅为左右两翼,巧妙的构成一处三院一体、僧尼合寺的佛门圣地。妙高寺始建于隋末年间。古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九十余年,在距妙高寺东北一千米处,有一片高僧塔林。庭院里,一束粉色月季娇嫩可人,几簇黄花格外醒目!青龙池中的游鱼乌龟怡然自得。池上清泉就是此行目的。塔四周,尽是密密的麻栎树。徐霞客《滇游日记四》中的冈上有一塔,正与寺门对,即指此塔。可知塔至少在三百多年前的明代就已存在。古塔为八级四方密檐砖塔,塔高7米左右。饱经历代风雨的古塔,表皮已严重风化,但塔体依然挺而不斜。只是各层佛龛中佛雕已不见,有几处檐角和狗牙棱子已遭撬坏。最令人痛心的,则是浮雕独特细腻的须弥座下脚,已被盗塔贼新近掘开一个深洞。塔里若有文物自然是被盗走了。只是洞口还散遗下几块与塔身外砖不同的古砖,颜色呈蛋黄色,均残破。捡了两块拼起来看,便清晰地现出一座雕刻精美、且由塔刹、塔身、须弥座、台基组成的完整的塔图,疑为该塔图案。古砖厚4厘米、宽16厘米、长30厘米,上方为半圆形。离开古塔,在密林间的小路上,又见到被盗塔贼遗弃的一块较完整的图案砖。归途中回首一望,妙高寺早已隐没于岚雾沉沉的暗蓝的群山中,惟见冈上那座灰白的明代古砖塔,依然寂寞地面对血红的一缕残阳,默默地孑立着、等待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