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物产资源简介

家乡区县: 内黄县

农业资源 内黄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在河南乃至全国闻名遐迩。花生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13.2万吨;尖椒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8.1万吨;全县温室大棚20.6万栋,面积10.3万亩。全县拥有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122个,牛存栏9.8万头、山绵羊存栏74.6万只、生猪存栏61.96万头,家禽存栏760.05万只,肉类总产8.1万吨,禽蛋总产6.7万吨。
林果资源 内黄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拥有成片造林30万亩、枣林面积46万亩、优质林果16万亩,四旁植树2000多万株,活立木蓄积量317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7%。内黄大枣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已有种植,2009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目前,年产量达12万吨,为全国县级第一。
工业资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主导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以交通公路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硬环境,提升内黄城市形象;突出抓好新型陶瓷、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新区建设、老城改造等六个经济板块,培育多个符合我县发展实际的新兴支柱产业。2009年以来,先后引进陶瓷生产线37条,2010年底将有20条建成投产,可年产抛光砖14400万平方米,新增工人1万人,带动3万人就业。届时,内黄将成为立足中原、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
文化旅游资源 内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民风民俗,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农民画、麦秆画、柳根画、根雕、书法、落腔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皮影、印花、剪纸、刺绣、灯笼画、纸扎、家谱画等遍及乡里。“内黄农民画”是外交部指定的外事礼品。内黄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颛顼帝喾陵、三杨庄汉代文化遗址、大兴寺塔、森林公园、千年古枣园、商中宗陵、麒麟岳飞庙等。颛顼帝喾陵为国家AAA级景区,华夏寻根祭祖圣地;三杨庄汉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2005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保护大遗址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古城”。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内黄已经形成了以祭祖寻根游、枣林风情游、生态休闲游、红色教育游为主题的旅游格局,吸引了大批境内外游客和海外华人华侨前来旅游观光、寻根祭祖、投资兴业。

宝嘉康蒂公主(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