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名吃

家乡区县: 川汇区

方布袋烧鸡和方布袋豆腐皮是淮阳一带最有名的风味小吃,具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元军作战,败退到陈州(今淮阳),在伏羲庙躲过元军的追杀,人困马乏,昏倒在地,被一老农救起。老农姓方,懂相术,看朱元璋虽兵败受困,但气宇轩昂,有帝王之相,便把家中仅有的一只老母鸡做成烧鸡,呈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吃后精神大振,赞叹不已,称此烧鸡“色、香、味”天下少有。朱元璋称帝后,曾把老农召入宫中,专司烧鸡的御膳制作。后来,老农告老还乡,在陈州城开了家烧鸡店。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方家烧鸡制作工艺不断改进,世代相传,到方布袋这一代才正式命名为“方布袋烧鸡”,并增加了“方布袋豆腐皮”,名扬天下。
方布袋烧鸡精工制作,配料合理,经过十二道工序,选用三十六味名贵佐料,辅之以循环使用的陈年老汤,色泽诱人,鸡味鲜美,咸淡适中,可口不腻,其熟烂程度尤为惊人,不愧为“中原名吃”。在鸡汤中煮出的方布袋豆腐皮更是让人一吃忘不了,享誉中原。

范家馄饨始于民国初年。当时的饭业老板范好德以经营馄饨、小笼包子出名。为了创出牌子,他走南闯北,吸取南北诸家馄饨之长,结合淮阳人的口味,创出了带有淮阳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范家馄饨的做法是:用清炖鸡汤,下肉馅面叶,再沸冲加工好的鸡丝、海米、榨菜、紫菜、粉丝、海带、小生氽丸、鸡蛋皮丝,然后加适量小磨油、味精、陈醋、料酒、酱油、香料等调味品。根据季节,还可以加蒲菜、金针菜、韭菜、香菜、蒜苗、荆芥等鲜菜。其味道鲜美,清利爽口,香而不腻。

张家驴肉汤,系清汤炖驴肉而成,此汤肉汤分明,肉烂而不腻,汤色白似乳,浓郁开胃,香味扑鼻。或伴食、或下酒、细细品之,余味悠长。自清道光年间到建国初,县城内驴肉汤均有张家独家经营。当时此汤远近闻名,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过往商贾,乃至乡村野夫都以在淮阳县城能喝到张家驴肉汤为一大趣事。
另外,张家驴肉汤店还配有“驴白血”,更是上品中的精品。驴白血系张家祖传绝技,用驴血加工炮制。形状似脑非脑、似蛋非蛋、白而细嫩,色香味俱佳。此食品营养丰富。可大补元气、养血安神、老少皆宜,食者称绝

烧蒲菜是淮阳独有的名菜,被列为河南省地方名菜之一。它以龙湖特产蒲子下端的嫩芯为原料,加配佐料烧制而成。烧蒲菜可单独烧制,也可与肉、鱼、蛋拼合烧制。种类有虾仁烧蒲菜、蛋黄烧蒲菜、鱼片烧蒲菜等。不论哪种烧蒲菜,均色白如玉,鲜嫩清香,别具风味。每逢夏秋季节,县内各餐馆均把烧蒲菜作为淮阳地方名菜招揽食客,好客的淮阳人也常以烧蒲菜为领头菜来宴请嘉宾。

盖家锅盔,由本县黄集乡盖庄盖老殿始创于清光绪末年,传其子盖长荣,先后两代。其锅盔无磺、无碱、馍味香甜。做法是:用开水烫面提酵,接面二至三次,上杠搋软,再用手反复搓揉,达到光滑油亮,色如雪团。做成圆饼(或半圆),靠锅边粘贴,武火烧成一面喧白一面焦黄,不霉不坏,出锅后就是味道鲜美、外焦里软的独特锅盔。
盖家锅盔问世后一直受世人喜爱,30年代已居淮阳馍业之冠,名扬周围数县。现营业点常设在城关南十字街路东,每天下午四点上市,供不应求。因淮阳盖家锅盔远近闻名,所以,历年太昊陵会期间,周围数百里的香客,游人多以能捎回盖家锅盔,全家共享为幸。

有思想的小粗腿(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