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镇位于昭平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270平方公里,总人口10560人,辖区地处桂江中游,东北接平乐,西南连蒙山,上通桂林,下达梧州、广州,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森林资源丰富,有林面积3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93.5%;年产1200吨的“桂花蜜柚”畅销全国,名优茶园5000多亩,“文竹象棋茶”列入自治区科技星火计划;“高山石崖茶”荣获一九九九年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特别金奖。全镇水资源也十分丰富,集雨面积广、流量和落差大,水能蕴藏量3.57万千瓦。昭平电站库区文竹区域内水面6700亩,是一个良好的天然鱼场,适合养殖黄坚鱼、竹鱼等名优鱼。此外,桂江贯穿文竹全境,两岸树木葱茏,竹林叠翠,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茶果飘香,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融辉映,泛舟垂钓,品茗呤诗,是人们休闲、避暑、度假的好去处。而相接桂江的七冲流域,有19.5万亩的自治区级自然原始森林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猕猴、鳄蜥、娃娃鱼、桫椤等珍稀动植物,区内峰峦叠嶂,古树参天,怪石嶙峋、绿水幽幽,有主河长27公里,天然落差700米,号称“华南第一漂”的七冲红石峡谷漂流。
文竹镇水力资源丰富,辖区内桂花河流域,临江河流域总面积2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2立方米/秒,天然落差923米,水能蕴藏量3.57万千瓦,可开发电站6座;投资3000多万的临江二级电站已建成发电,投资12790万元的临江一级电站已试产发电。
文竹镇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土地肥沃,群众历来有种植茶茶的传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茶至今,已发展茶叶6000多亩,主要品种有“福云六号”、“石崖茶”、“福云595”、“大白毫”等,全镇700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单茶叶一项,人均收入近680元。文竹镇现有茶叶加工厂8个,年加工生产能力280吨(干茶),加工生产的茶叶畅销全国各地,特别是象棋山茶厂生产的“高山石崖茶”被一九九九年亚洲消费品博览会授予国际特别荣誉金奖。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我镇象棋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昭平红”红茶荣获金奖,这是昭平县研制红茶成功以来首个在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得荣誉的红茶产品。我镇还大力发展生态型茶、有机茶和红茶产品,在提高茶叶商品附加值上下功夫,使我镇茶叶上规模、出品质、高回报,打响我镇的茶叶品牌,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文竹镇有丰富的天然竹林资源,素有“竹乡”之美誉。林竹业已成为文竹镇支柱产业,全镇2171户农户,家家户户有竹林,人均有竹3亩,主要品种有篙竹、毛楠竹。种竹人均年收入200元。全镇现有昭平佑泰竹业公司等竹木加工企业8家,年产值3000万元,安排富余劳动劳动力120人;竹木销售经纪人32人。为促进全镇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全镇竹子基地面积达6000亩,同时,以昭平佑泰竹业公司为龙头,带动竹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对竹材、竹笋进行精深加工,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去开拓和占领市场。
文竹镇地处昭平电站上游,桂花村至大广村拥有宽阔的库区水面资源达6700多亩。库区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微生物适中,水草资源丰富,是理想的网箱养鱼区域。目前,库区内有桂花村临江、朱巷,大广村的蓬冲、柳六等七个村民小组100多库区群众以及本县各地36位个体老板从事网箱养鱼,主要饲养食疗两用的黄坚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竹鱼,总面积已达1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纯收入200元。今后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力争新发展网箱面积5000平方米,使桂江名优鱼养殖面积扩大到15000平方米以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