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 ,因县治所在洛河之南而得名,是陕西省南部唯一属黄河流域的县份,洛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境内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最低点兰草河口海拔670米。洛水从县境中部穿流而东,大小支流均以指状分布,构成了山峰林立,河川交汇,丘陵起伏的山地地貌。洛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据考证,远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河口、焦村遗址山土的大量石器带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近年来,考古学者又在洛河、石门河、县河交汇处的“龙牙洞”中相继发掘出古猿人牙齿化石及大熊猫和貘的牙齿化石,把洛南的文明史又向前推进了近百万年。史载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曾随黄帝南巡到洛南,“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指掌而创文字”。其字28个。
洛南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加上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洛南许多旅游景点,下面我用一张图告诉你洛南县最好的几处风景。
左上第一处为洛南文庙,洛南文庙坐落于陕西省洛南县城西街,历史悠久,宏伟壮观,是过去祭把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殿宇。据州志县志所记,洛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比西安钟楼早建14年,现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是城区保护最完整的纵轴线式古建筑群。198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该县政治、文化、教育、事业、活动的中心,现为县博物馆所在地,内有珍贵的馆藏文物3400多件。
右上图为花石浪遗址,花石浪遗址是距洛南县城北3公里之县河、石门河、洛河三段交汇的夹角村东河花石浪。在花石浪东面的山坡上,有一个高约4米、宽约2米,洞深8.8米,面积约20平方米,洞内堆积有3层古人类居住面的石灰岩裂隙。这里发现早期人类牙齿化石,被命名为“洛南人牙齿化石”。南洞的发现尤为丰富,在20余平方米的洞室内及洞口附近,有多达3万件以上的石制品发现。石制品以石英和石英岩砾石为原料,主要是石核、石片与废片。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与雕刻器及少量大型砍砸器。还有灰烬等早期人类生活遗迹的发现。北洞也发现少量石制品及加工石器的遗迹。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大熊猫、犀牛、貘等20多个种类。在遗址周围30公里范围内,还有70余处旧石器地点发现。
中间左图为洛南老君山,老君山旅游风景区地处华山之阳,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500余亩,开发区域58平方公里,与陕西潼关县、华阴市、河南省灵宝市相邻,在建中的洛南-潼关二级公路附近,并与310国道、陇海铁路相接,相传太上老君在此修炼成仙,故而得名。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新建的一千五百一十五米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二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一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清理整修的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观别致,烛火通明,古香古色。
中间右图为石门玉虚洞,玉虚洞位于洛南县城以北27.5公里石门镇罗家沟,它是秦岭支脉逶迤东南而成的一个哈斯特地貌溶洞。四周群山青秀,烟霞轻绕。松柏苍翠,幽然若仙境。相传明历13年,大悲寺僧人逐一玉兔至半崖而发现。从此玉虚洞名闻遐迩,游人纷至沓来,无不感叹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之奇景。洞口高约2米,宽1米。入洞后便是宽23米,高9米的洞厅。洞厅宽敞可纳数百人。洞内奇景叠现,玲珑剔透,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洞深约800米,有8个支洞呈环形分布。有幽邃曲折的小径将各洞巧妙连通。形成大洞回环,深不可测,小洞蜿蜒穿插其间的奇妙景致。处处锺乳悬垂,石流分挂。其境有“黑龙探幽”、“柏柱擎天”、“莲池映趣”、“银佛禅座”、“群峰竞秀”、“神塔迎客”、“双警苍穹”、“石流纷挂”、“牛皮悬天”、“万景争辉”、“玉岩淋露”或玲珑剔透、或翡翠披散、或怪石嶙峋、或山峦叠显、有如牛而卧、有如狮而踞、有如僧而坐、有如笋而生,“葡萄洞”葡萄串串簇簇、“锣鼓洞”锣鼓阵阵连连。“玉米花洞”苞花粘满,“黑风洞”黑风扑面,令人目迷神醉。给游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下左图为洛南瓮沟,翁沟位于陕西省洛南县王岭乡东北方向约2.5公里,距离S307公路约5公里。陕西洛南县城东百里,隐藏一瓮沟,鲜为人知,诸史志报刊均无记载,如闺门少女,养在深山人未知。欲进沟便遇水潭挡道,水色翡翠般深绿,不知深浅。犯难之际,细眺潭边有岩石可攀登,乃贴石而上。却见斜坡有础穴残存,方圆不一。初以为栈道遗迹,惜数丈外再无痕踪。千百年风雨侵蚀,古建筑已荡然不存。此地为一悬空古庙或其它。当为一谜。越过此潭,路随溪转,山谷便空灵许多。徐行二里,有石关拦路。一青黛色巨石横卧河床,相似犀牛。山两边白石齿齿,巨石颜色迥异。此石乃山洪冲至还是天外飞来,其谜为二。山曲水曲,路在溪中。涉水疾行三里,两山夹出一条瀑布。地形成台阶状,瀑布落差不大,不规则地串连着石瓮六个。大瓮有二,直径约四五丈;小者有四,长约两丈,皆园形,清澈见底,如同浴缸。瓮壁经水流冲刷打磨,光滑晶亮,白玉似的。远观景点,那水那石,仿佛是冰雪世界,极富阴柔之美。这石质水瓮是火山熔浆塌陷而成,还是天际陨石撞击所致,再三之谜。
下右为洛南仓颉园,仓颉园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城关镇人民路南,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景园浓缩和演绎了仓颉造字的历史遗迹与传说,自东向西依次有奎星亭、云雀园、仓圣广场、雕仓颉像、仓颉纪念馆、阳虚跌瀑黑水潭、竹雨石屋造字遗迹等,一条宽畅的地书步道和两侧的小步道有机地串珠着各个景观景点。景园极富传统的北方园林风格,厚重简洁但不失精巧和现代感,将“仓颉造字”以及山石字画,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形成文化氛围浓厚的景园。仓颉园彰显了洛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观赏寓教于乐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等史料记载:仓颉随轩辕黄帝南巡于洛南之西北四十五里黑潭,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遇灵龟负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宇宙之势,俯察龟纹鸟虫之迹,指掌而创二十八字,曾镌刻于玄扈山阴。从此石破天惊,字引人类,终止结绳,天降谷雨,鬼哭龙藏。二十八字其释文曰:“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至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古人曾拓其28字而传,不幸被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