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时阁“空中芭蕾”

家乡区县: 川汇区

项城肘阁曾经广泛流传于豫东及豫皖交界地带,历史悠久,是起源于北宋时代的一种古老的中原民间舞蹈,清乾隆年间逐渐发展成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与官会响锣齐名,享誉中原大地,被后人誉为“空中芭蕾”,享有“中原独秀、华夏一绝”的美誉。
“又有一个香孩儿会,旗幡竹架扎在半天里,把人家好俊孩儿,扮作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蟾宫折桂、唐明皇游月宫,各样的故事,摆十数里。”此话出自明末清初作家丁耀亢的《续金瓶梅》中,是关于肘阁的最早记载,句中所说的“香孩儿会”也就是肘阁。
肘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肘阁演员在上者为“上装”,下者为“下装”,或叫“上枝”、“下枝”。“上装”是一位四五岁的儿童,“下装”是有民间舞蹈技艺的青壮年男子。从演员人数上可分为“单装”、“双装”和“三装”等种类,单装由一个孩童表演,双装由两个孩童表演,三装由三个孩童表演。在造型追求上,上下装人物的装扮要协调统一,如单装的《西游记》,上装演员扮孙悟空,下装演员扮猪八戒或沙僧;再如双装的《断桥》,上装是青蛇、白蛇,下装便是许仙。

有思想的小粗腿(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