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坡起义

家乡区县: 信阳市固始县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大荒坡起义作为固始县的革命火种将永留史册,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将永远活在固始人民的心中!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海啸般卷来,阴霾笼罩着中国的上空。面对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勇敢的固始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了武装斗争。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遵照河南省委指示,1928年3月18日,豫东南特委在固始县马堽集大荒坡发动了著名的“大荒坡起义”,目标是偷袭民团头子张秋石的老巢——张上寨,消灭大荒坡的反动民团,建立革命武装。

1928年3月17日,固始、商城、潢川、光山、息县党的主要负责人和商、潢两县部分党团员、革命群众100余人陆续集中到大荒坡“红盆窑”张相舟家待命。午夜时分,豫东南特委书记汪厚之作动员、部署后,宣布起义开始。正在这时,得到情报,国民党派一“提款委员”带6支快枪,坐镇马堽集催款催捐。特委临时决定,先夺取这6支枪再打张上寨。当起义队伍赶到马堽集时,发现集上还在唱戏,人很多,不便行动。只好转向西北,奔袭张上寨。到达时,天已近亮。队伍正准备进寨偷袭,却出现意外。原来,张秋石家正在为死去的家人做超度道场,寨内灯火通明,团丁们大多没睡,寨门外也设有岗哨。有团丁发现动静后,边吆喝“关寨门”,边向外打枪,原定的偷袭只好改为强攻。寨内团丁负隅据守,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枪声、火光惊动了周围的反动组织“红枪会”,他们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号角连天,寨内的民团也向外猛扑。眼看起义队伍寡不敌众,有被分割包围的危险,特委书记汪厚之指挥队伍向灌河方向突围,部分同志突围成功,汪厚之等18位同志不幸落入敌手。张秋石怕夜长梦多,当天中午就残忍地杀害了18位革命志士。
大荒坡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它点燃了豫东南地区武装起义的革命火种,为后来的“商城起义”成功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固始县人民政府为大荒坡起义牺牲的18位烈士修建了陵园,立碑纪念,教育后人。

车车向前冲(2014-12-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