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苹果

家乡区县:

     烟台苹果,因产于烟台市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果形美观,个大、

果形正,色泽鲜艳江润,外表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且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果汁含量在89%以上,糖份含量高,营养丰富、色泽鲜艳,口味宜人,是理想的滋补果品。烟台苹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俨然成为中国苹果的代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独特风味  
    烟台苹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中心地带的霞、福山、牟平、海阳等地。这里的气候属暖温带,境内丘陵连绵,溪涧纵横,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极利于糖份的有效积累,且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壤土质,含有较丰富的磷、钾、钙、镁等元素,具备栽培苹果及利于苹果生长的各种自然条件。
品种繁多
   烟台苹果品种多达200多个,主要以红富士为主,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国光等最负盛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此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乔纳金、嘎啦、千秋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特色,适合不同口味、不同国家人群的食用。
艺术苹果
     艺术苹果是苹果表面印满了祝福语言、卡通图形和十二生肖等图案。仔细看来,祝福语言简洁大方,卡通图形生动可爱,十二生肖形象逼真。一个个苹果拿在手里仿佛一件件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文字、图案是利用着色原理由阳光自然雕刻上去的,无公害,市场收购价格是普通苹果的两倍,尽管价格贵,产品仍供不应求。
     在苹果上做文章,生产艺术苹果,是烟台栖霞农民的一大创举。2000年,栖霞果农王秀英利用着色原理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和文字,粘贴在刚摘袋的苹果上,十几天后各种艺术图案和文字被阳光形象地“雕刻”在苹果表皮上,使苹果增添了新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情感色彩。王秀英拿着这些带图案和文字的苹果在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上一亮相,就出尽了风头,成为海内外客商的抢手货。
     王秀英的创举,使栖霞认识到,商品与文化是割不断的,任何一种商品,文化信息、科技含量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栖霞作为“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65万亩果园年可产果12亿公斤,这么大的产量,要卖得出、卖价高,除了要打好“无公害”牌,在产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外,必须转换思路,在苹果文化上作文章。于是,艺术苹果生产成了该市研究的新课题,他们决定融艺术于果品,赋予苹果以人文精神,让人们在吃到栖霞苹果看到栖霞苹果的同时,得到一种文化的享受。
发展现状
    作为烟台苹果的发源地的烟台市,苹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新阶段。到2000年,全市果园面积、苹果产量均比1978年增长了6—7倍。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烟台苹果的果农们十分注重苹果的防毒害问题,各苹果产业基地均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无残留农药相配套的无公害植保技术措施,以及采纳国际先进的苹果套袋新技术,生产出无农药残留、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优质无毒害、全套袋的绿色烟台苹果。几年来,烟台苹果的质量均通过了山东省农业厅绿色食品办公室,质量监督局等部门的签定,1996年在山东省优质果品评比会上获金奖,1997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证书",连续几年均被果蔬会指定为参展果品,真正是成为了消费者看得舒心、吃的放心的优质苹果。
 
闫昭翔(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