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的保留和发展

家乡区县: 陕西省子长县

陕北窑洞的保留和发展

1.合理、系统的科学规划窑洞建筑群。传统的较为零散的窑洞建筑布局必将得以改变,代之而起的应是以一个相对集中的生活居住区域为单位(如一村或村小组)、合理选址、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居住区。以建设窑洞居住小区为目标,将总体的水、电、暖等供、排系统集中于一个体系,并将室外环境及配套设施统一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样既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又为新型窑洞建筑总体功能的升级创造条件。另外,因山就势地规划窑洞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坡之下,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大地融合,这样也不会影响黄土高原村镇特有的观意象。

2.在建筑设计方面,应使用建筑语言抽象表达窑洞醇厚朴实的气质和冬暖夏凉生态的特点,不加分析地全模仿照搬现代符号语言,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使得陕北城镇千城一面、千楼一面,从而失去了陕北的地域特色,模糊了革命圣地的身份。

3.在建筑功能方面,过去陕北窑洞主要用作居住功能,今后要拓宽其使用功能,窑洞要扮演多类型建筑的角色。除保留修葺老窑洞发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之外,还可以修建窑洞办公建筑、窑洞疗养院、窑洞银行(国内国际已有许多成功范例,如延安市杨家岭窑洞宾馆,俄罗斯创建的“山洞医院”)。改变窑洞平面形状的单一,适当扩大单体跨度,设置必要的防护体系,增加科技含量,对窑洞建筑再设计,完全可以增加其使用功能。

4.窑洞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应加强窑洞周围生态环境的治理。陕北曾以其沟沟坎坎养育了整个中国革命,但也因为那时的过度开垦,如今的陕北出现了相关的后遗症——水土流失现象,沙尘暴天气,甚至山体滑坡。因此相关部门制定环境工程政策,坚持退耕还林、封山绿化,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和投资,对保护发展窑洞有重要意义。

5.使用简易成熟的现代技术克服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通风差等缺点整合古老窑洞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等优点,建造新型窑洞。a.采用简易成熟的技术,对窑洞内部进行通风、防潮除湿、采光的技术改造。如靠崖式窑洞,可以在靠崖那一侧设天井通风除湿,或者建造“前大后小”喇叭口的靠崖式窑洞改善采光问题;

b.结合陕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加强太阳能多种利用(建造阳光玻璃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种植向日葵,提炼葵花油),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anna12(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