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我们简单的介绍过了曹谨,今天就来谈谈他有哪些历史意义。
曹谨因于在台其期间有不少政绩,因而在北台湾将他供奉在“德政祠”中,淡水厅民奉为城隍。而南台湾民众在咸丰十年(1860年)于凤仪书院内兴建“曹公祠”祭祀,而后福建巡抚丁日昌亦在光绪二年(1876年)奏请将曹谨入祀“名宦祠”。
在台湾日治时期,曹谨修筑的曹公圳等功绩亦为官方所肯定,例如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巡视凤山时曾捐款兴修“曹公祠”,而佐久间左马太亦赠“曹公祠”匾额,官方并定11月1日为曹公诞辰并举行祭典,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参拜者高达2000多人。
二次大战后,为纪念曹谨,除在民国四十八年(1959年)设曹公国小外,1971年时高雄农田水利会亦整修曹公祠,后来在1992年时林园警善堂传玉帝降旨将曹公祠升格为庙,遂在该年11月1日将曹公祠更名,并立神像祭祀(此前仅供奉长生禄位),1999年11月1日时,神像曾在凤山地区出巡过。而在1998年8月高雄凤山的文史工作者与河南省沁阳市展开互动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也开始有大量关于曹谨的文章出现,此外近年也修复了于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坟墓。2003年时,两岸的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与河南省郑州市豫剧院曾合作演出《曹公外传》。
台铁凤山车站前的路命名为“曹公路”纪念曹谨。曹公庙也位于曹公路上。
海峡两岸的友谊凝结在曹谨曹公的身上,曹公的兢兢业业也撒在了这一片土地上。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93597
我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2766593597/home?leftnav=1&wvr=5
我的能力秀主页:
我的梧桐子家乡链接:
http://www.wutongzi.com/kan/henan/qinya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