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科左后旗的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建材、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非资源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金宝屯煤矿、康源药业、康臣药业、科尔沁牛业、维尔禽业、九星铜业、 农电公司等重点企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乳制品、皮革、皮毛、药品、轧钢、建材、农牧业机械、白酒、饮料等工业产品打入区内外市场,已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业体系。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3.58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2%。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中坚力量。矽砂开采、粘土烧砖、肉牛育肥、规模养殖、牛羊屠宰、小型酿酒、批发零售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充满活力。
二.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科左后旗农村牧区主体经济之一。“十五”开始,大力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确立主导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为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避灾农业而不懈努力。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耕地二轮延包给农牧民吃了“定心丸”,使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高涨。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6150万公斤上升到1988年的3.01亿公斤、2000年的6.5亿公斤。从1999年以来克服和战胜连续的严重旱灾,农业生产仍取得好收成。2007年农业总产值23亿元,粮食总产量15.01亿斤,连续两年创历史最好水平。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指导和鼓励农牧民加快结构调整,增加收入。除主要盛产玉米、大豆、水稻外,种植蓖麻、花生、瓜果蔬菜等11种经济作物,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其中水稻种植居全区首位,素有“沙稻之乡”美誉,生产的“蒙禾牌”稻米和黑香稻销往区内外,市场前景可观。
三.商贸投资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亿元。有30个集市,各苏木乡镇平均隔3日有一次农贸大集,集市贸易成交额15120万元。外贸生产企业2个,2005年以华安牛业有限公司供港的活牛、三松食品有限公司出口韩国的红干椒等产品出口创汇30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