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一天,长葛才有了八七村

家乡区县: 长葛市

     1958年8月7日下午,毛泽东来到长葛县宗寨村视察。早在1954年,长葛创造的适当深翻土地法,因被毛泽东称为一大“发明”而在全国推广。为了纪念毛泽东的这次视察,后来,宗寨村改名为“八七村”。如今,这里的毛主席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

      1958年,毛泽东视察长葛县宗寨村时,25岁的刘水柱担任这个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团支书。现在,从宗寨村党支部书记任上退下来的刘水柱,在八七社区毛主席纪念馆旁经营一个规模不大的百货店,百货店门前的这条路被称为“视察路”。

      55年过去了,昔日风华正茂的刘水柱,如今已是80岁的白发老人。但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当年毛泽东视察宗寨村的一幕,已永远地沉淀在刘水柱的心底。那时隶属于长葛县和尚桥乡的宗寨村,有200多户,是一个高级社。1958年8月7日上午,火热的太阳炙烤着潮湿的田地,刘水柱等人带着几十名社员在地里锄草。下午1点,突然有一群人沿着田间小道向他们走来。开始,由于距离较远,看不清来人长相,围过去看时,发现是一位60多岁的高个子老人,正在和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赵宪章等人说话。初中文化的他,由于此前看到过不少毛泽东画像,所以很快认出了那个头戴白草帽,身穿白衬衣的老者,正是平时只有在画像里见过的毛泽东。他立刻激动得热血沸腾起来,但是不敢声张,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毛泽东的一举一动。而在那一天,毛泽东在宗寨村只是作了短暂停留,询问了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直到他离开时,大家才回过神来,高兴得欢呼起来。

      对于长葛,毛泽东并不陌生。1954年,长葛县创造了能够使粮食增产的方法——适当深翻土地。在1958年5月5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长葛县委第一书记吕炳光就该县深翻土地情况作了发言,毛泽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河南省长葛县第一书记发言,这个发言很好,我又看了一遍,一年把112万亩土地全部深翻一遍……这是一大发明。”      1958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吕炳光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土地大翻身,争取亩产八百斤》的发言。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之后,深翻土地成了席卷全国农村的运动。全国各地纷纷派人到长葛县参观学习,最多时一个月来了10万人,土壤专家也到长葛县搞调查研究,农业部还于1958年7月在长葛县召开深翻土地现场会。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翻和改良土壤的指示》。按照计划,毛泽东一行那年是去视察和尚桥乡“五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秋田。当汽车行驶到宗寨村东头时,因道路被雨水冲毁,毛泽东就下了车,在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长葛县委第一书记吕炳光等人的陪同下,走进一块玉米地里。接着,又经过一块谷子地,来到一块玉米试验田里。在那儿,毛泽东询问了赵宪章玉米地翻了多深,施了多少肥,浇了几遍水等,赵宪章一一回答。      八七村的辉煌:1968年8月7日,为了纪念毛泽东视察长葛10周年,许昌地委决定将宗寨村改为“八七村”。2007年,长葛市长社路街道办事处八七村又被更名为“八七社区”。上世纪90年代初,是八七村最为辉煌的时期。据八七社区党委副书记李鸿义介绍,那时,八七村充分发挥村庄紧邻县城的地理优势,先后办起了21家骨干企业。1991年,八七村的工农业总产值在许昌市率先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省瞩目的明星村。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8亿元,创利税1200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那时的八七村,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先进村,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明星村”、“中州新村”。1993年,八七村党支部书记李建中当选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只是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八七村的村办企业,已经风光不再。而55年过去,宗寨村也已经从长葛县郊区一个200多户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3800多人的城中村,再到后来的“八七社区”,现在这里的人均年收入,也已经达7000多元。为了方便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2010年,八七社区投资300多万元,把社区办公楼后面的空地改造成了设施齐全的毛主席视察纪念广场,每年的8月7日,也已经成了八七社区的重大节日。      红色景区:因为毛泽东的那次视察,由小村到大社区的八七社区,已然被贴上了厚重的红色标签。八七社区有一条视察路,路西端矗立着一尊毛泽东站立的汉白玉雕像,这是1994年8月7日八七村投资建成的;路东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毛泽东视察纪念坊;路北侧有一座红墙院落,这是始建于1968年的毛主席纪念馆。另外,这里还有八七中学等。1995年以来,长葛市投资数百万元,重新修建了毛主席纪念馆和毛主席视察纪念坊。2009年,毛主席纪念馆被公布为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占地30亩的毛主席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也成为长葛市首个红色旅游景区。为了迎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现在,毛主席纪念馆已经闭馆,工人正在用红漆粉刷门窗。而展厅内珍藏的实物,也再现了当年毛泽东冒着酷暑高温视察宗寨村的历史性一幕。      当时,毛泽东轻轻地摸着谷子仔细观察,新华社记者侯波发现毛主席的这种神态,举起照相机按动了快门。“咔嚓”声惊动了毛泽东,他一边冲侯波打着手势,一边提醒说:“干吗光给我照相啊,去照群众嘛!” 如今,这张珍贵的照片就陈列在展厅内。

初檬晴栀(2014-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