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三峡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水文化——连江三峡
连江,古称湟水、洭水,发源于连州三姐妹峰,流经阳山,于英德连江口入北江,全长275公里。连江三峡,指连州城下到县境温泉滩的六十里河峡。清初学者屈大均赞之“兼山水之险”、“山水之最胜处”。千百年来,吟咏赞叹,留下古代诗文、石刻一百多篇(首、题)。山水养育了文化,文化增添了山水的灵性。山水与文化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连江三峡,是岭南最美的河峡风光!
1、贞女峡
贞女峡,在连州城东南十多里,又名楞伽峡,俗称羊跳峡。传说秦代有女子在河中采螺,骤遇雷暴风雨,忽化为石。峡中,还有贞男石、观音倒挂石、丁兰石等。峡峰上有庙泉,“千丈峡峰石,淙铮寒玉鸣”;有潮泉,“昼夜消长,与海潮相应”。峡峰之下,有期仙岩、天然戏台。宋嘉泰年间,山洪暴发,峡崩塞河,连州城顿陷汪洋。后来官民同心,妙法疏浚,留下《湟川开峡志》五卷。峡东崖有唐代楞伽寺,宋代为纪念李华开峡之功,改名寿椿堂。旖旎风光,惹人吟颂。先有南朝江总《贞女峡赋》,以韩愈《贞女峡》最为有名。南宋学者张栻将峡景誉为“楞伽晓月”,列为“湟川八景”之一。无论自然景色,还是人文景观,连江三峡以此为最。
2、同冠峡
楞伽峡下十五里是同冠峡,又名同官峡,俗称晾纱峡。韩愈连咏《同冠峡》、《次同冠峡》之后,遂扬名于世。峡中有同冠水汇入,《水经注》称之“涟口水”。河口耸峙狮山、象山、白鹅山,雄狮虎踞,大象饮江,天鹅似落欲飞。峡中牛牯石、象牙石、雉鸡石、玉犬石、金龟戏水等,栩栩如生。二水汇成三江,远望山在水中,水在山上;近观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冷然洞镇守水口,明末修成观音岩庙。这里土肥水美,物产丰饶,有千年银场、贡品同冠梨。民风朴醇,樵曲渔歌,朝夕可闻。春有抢炮,夏扒龙船,秋醮“万人缘”。峡中石刻,为三峡之最。古代诗文,三十多篇(首、题)。
这一带,秦汉设湟溪关,为历代关津要隘。解放后,建有港口、铁路、公路,是水陆交通枢纽。建水坝后,添高峡平湖美景。新发现了温泉,仍有待开发。
3、大理峡
同冠峡下十里是大理峡,又名大鲤峡。明万历年间,发现峡中岩洞中有石钟、石鼓,故名钟鼓岩,别称石钟岩。“石钟清韵”,为明清阳山八景之一。其洞中有洞,钟乳琳瑯,如龙象凤,仿佛似神,维妙维肖。还有一凉一温泉水,流入江潭,渊深多鱼。特产龙岩鲥,谷雨出洞,极其稀少,鲜美无比。明末,有僧入洞修庙,初名飞来寺,后称龙岩寺。清乾隆、嘉庆年间,屡有重修。峡下有古温泉,水温高,富含硫磺,可治疥疮之疾。“温水长春”,是为明清阳山八景之一。明清诗文、石刻,有二十多篇(首、题)。近年,建成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村。

(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