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螺山处于华北、长白和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汇带上,具有植被分布的典型性、地带性和珍稀性,已是孤岛状植被分布,生态十分脆弱,物种濒危情况严重。鉴于上述情况,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地带性分布和珍稀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已是当务之急。2002年,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政府报请葫芦岛市人民政府提出建立省级虹螺山自然保护区的申请报告,并着手进行综合考察、编制综合考察报告等工作。2005年12月2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以辽政【2005】357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葫芦岛虹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虹螺晚照”,这迷人的景色,曾诱使多少文人墨客
虹螺山[1]
踏着夕阳的黄昏,漫步在女儿河畔,领略那瑰丽的瞬间。特别是虹螺山那神话般的传说,在幽州大地广为流传。
虹螺山麓残存的天然原始次生林,是辽西走廊曾经森林广布的见证,也因此使这一地区保持了物种的多样性和珍稀性,由于虹螺山林场二十多年来坚持不在保护区范围内砍树,因此,为辽宁西部地区保留了难得的一处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原生型森林植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