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故里在鲁山的依据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牛郎织女故里在鲁山的依据

一、牛郎后裔

     鲁山古称鲁阳,是周公姬旦的封地,其长子伯禽领袭鲁阳,称鲁侯。周成王践奄,把奄地又封给周公,奄即今山东曲阜一带,伯禽又领奄地,由鲁侯升为鲁公,这便有了“西鲁”、“东鲁”之称。伯禽领袭奄地,必带人口,包括村庄、地名也复制过去,这在今天的三峡移民搬迁等事例中也是如此。因此,山东有很多地名与河南鲁山雷同,沂源的牛郎织女传说也是如此。

      牛郎叫孙守义,人称“牛郎”;他的妻子叫张九姑,即“九姑娘”,人称“织女”。牛郎的哥哥叫孙守仁,嫂嫂姓蔡,蔡氏的父亲绰号“蔡光杆儿”。这些在河南鲁山都是实有其村其人的。牛郎后代所祭祖茔即是远近都知道的“牛郎坟”。牛郎的“天生”日,即去世升天的日子为农历二月初八。孙义村中的孙氏祠堂内所敬祖先为牛郎织女和其一双儿女塑像。

 二、织女遗迹

     在鲁山的民间传说中,织女叫“九姑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明代嘉靖鲁山县志即记载有织女所沐浴处的“九女潭”,潭庙即九女庙,就在孙义庄北不足一公里处,至今香火旺盛。

三、三鸦古道与“鹊桥”

       三鸦街,史称鲁城、三鸦镇。《太平寰宇记》:“三鸦路,在县西南,七十里接邓州南阳县界。”清嘉庆《鲁山县志》:“今三鸦路自南阳府北六十里之故向城,又北有石山路,即三鸦之第一;府北七十里分水岭而北,即三鸦之第二;由故向城而北,又八十里,有鲁阳关,入鲁山县界,即三鸦之第三。”

      在鲁山与南召之间,有一南北走向的断裂大峡谷,即“鲁阳关”,号称长城百关之首,自古是车马古道,此古道即“三鸦路”,此关隘南起分水岭南麓南召云阳镇,北到分水岭北麓,是古代重要的车马通道。当地称,“南召到鲁山,七十二道脚不干”。三鸦路史称“川陕古道”、“川陕驿道”,古代从四川及湖广通往洛阳、陕西一带。现存的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鲁阳关楼石刻门匾上刻有“古鸦路”三个大字,题注有“北通晋秦,南连楚蜀”,正说明了三鸦路的重要作用。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鹊桥”正与三鸦古道相吻合。《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乌鹊即乌鸦和喜鹊,古时均为吉祥鸟。乌鹊搭桥,上应天河,下应鲁山地理,是古人据当地牛郎织女现象而生发的杰作,也印证了鲁山牛郎织女故事原生地古与今的想象与实际巧合的合情合理性。

梦开始的地方(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