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沈府君阙
位于汉碑乡碑亭村。是渠县6阙中唯一双阙幸存者,东西阙相距21.62m,阙高均为4.84m,皆为青砂石制成,形制及雕刻手法与冯焕阙相似,亦为仿木建筑结构。阙建造于东汉安帝末延光年间(122—125年),略晚于冯焕阙。
沈府君阙东、西二阙正面,其上镌朱雀,下镌饕餮。东阙内侧浮雕一青龙,利吻紧咬玉环下之缓带,挣扎向上,奋欲嘘气腾云;西阙内侧为白虎,隆准短耳,四足三爪,尾长而刚健,口亦紧咬缓带,跃跃欲试。枋子层四侧为力士,力士用肩托住介石及半拱层。二阙楼部与冯焕阙相似,斗拱层斜外向上挑出,正面、背面分别为两朵一斗二升曲拱,两侧各有一朵曲拱。阙顶结构为仿双层檐、简瓦、庑殿式。阙周遍布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和动植物浮雕。如独轮车、农商贸易、猎射、骑鹿、戏虎以及牛、羊、马诸畜和果树、水草等。其中射猎场面中有两人为裸体,实为少见。沈府君阙形制古朴,雕刻精巧,状物写实,细腻逼真,形态生动,引人入胜。
东阙正面铭文“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阙正面铭文“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其笔法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正如《舆地纪胜》中所评,铭文中之“沈字、道字、丰字,发笔皆长过三四寸许,令字、交字两笔皆长,君字中笔亦长”,为诸阙之所未见,清人王椿源《沈府君神道碑亭记》载,唐代张怀曾赞沈阙书法“腾飞杨波,自晋魏以来所能仿佛也”。沈府君阙正面铭文历为世人纷争摹拓,仅清代道光年间就有“数把纸”在海内流传,收藏者称“如得异宝”。沈府君阙的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61 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