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城松鹤街一座60多平方米的居室里,36岁的邓居胜在卧室和大厅间穿来走去,展示他研习多年的画作。间歇,他捧过来一把花生,剥开壳将花生米捏成两半,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每粒花生米一捏开,都有一个留有胡须的小老头。”继而让大家低头看地板,一块以前装修时洒漏在地上的水泥疙瘩,在他眼中像是一匹骏马。这位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青年,因善于观察和学习,如今已是朋友圈内小有名气的漫画达人。
涂涂画画依然是他最大的爱好
邓居胜自小随父母从原清新县的小山村搬迁到城市,一家人蜗居在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邓居胜称,喜欢绘画,主要是受连环画的影响。在他房间的书柜里,多年来收藏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连环画,均用薄膜封存完好。
此后10多年,邓居胜在为生活和工作奔波的路上,并未丢下画笔。工作闲暇,涂涂画画依然是他最大的爱好。
2009年底与漫画结缘
2009年底,邓居胜在网上认识了漫友李坤,并由他带进了一个漫画交流群,自此与漫画结缘。
“我以前喜欢画素描,画的人像很写实,感觉就像相机拍出来的一样。但思想太守旧、太多束缚,后来就慢慢喜欢了夸张的漫画。”邓居胜认为,漫画跟小孩画一样,手脚的比例可以很小、头很大,有些夸张、不用太多拘束。这是他最早对漫画的认识。
在漫画群里,邓居胜认识了一批五湖四海的朋友。一开始,群里交流的氛围浓厚,开展了“恶搞你没商量”的活动,网友将各自的照片上传到群里之后,漫友便以最快的速度画成漫画。那段经历让邓居胜与一些漫友建立了较深的感情。2010年,结婚前,邓居胜将夫妻俩的合照发到群上,几分钟后便收到了17幅祝福漫画。
“群里认识的10多个漫友中,有的大自己十几岁,有的比自己小。他们是李坤(网名“鲤鲲”)、艺海魔虫、阿瓜、江东酒鬼……但见过面的只有一个。”1984年出生的李坤是安徽省出名的青年漫画家,尽管比自己小6岁,但却一直被邓居胜视为老师。阿瓜则是他第一次见到的漫友。“画漫画的人都比较开放,第一见面时我们都没有初次见面的尴尬,天南地北畅聊了两个小时。”邓居胜显然格外珍惜这份情谊,在他的电脑硬盘里,存满了这些漫友的作品。
“如能从事与绘画艺术有关的工作,则是最大的幸福”
邓居胜给自己取的网名为“月缺无常。”“意思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无常,什么事情都不要太执着。”但他多年来坚持的绘画,靠的却是执着。他学画,没在专业院校受过专业训练,一路靠的是自己摸索。在漫友的推荐下,他买来了《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等专业教材,并融合在日常交流中学到的各种心得,边画边学。
“学画的人一定要善于观察。尤其是画漫画,第一眼最吸引你的地方,就是你表达的重点。”邓居胜谈起漫画技法,渐渐有了自己的体悟。“肖像漫画的秘诀就是将精彩的地方缩在一起,缩在一起的主体是最精华的部分。其他不重要的可以松散些。也许刚开始看起来不像,但仔细再看看又很像,这就是漫画艺术的魅力。”他说,肖像漫画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人物主要特征之后,其他的可以忽略。如果笔笔都精细就丧失了主体。
“以前谈到漫画就意味着丑化。如果换个角度,放开心态,你会发现漫画最终目的是带来快乐。”从事导游工作的邓居胜心中依然保留着对艺术理想的坚守。
虽然父母一辈对自己的漫画不是特别赞同,但邓居胜还是相信随着年轻一族逐渐接触漫画,肖像漫画今后将会成为主流。“有朝一日,如果能从事与绘画艺术有关的工作,则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