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霆:理工男的“跨界”生涯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人物简介:段春霆,1974年6月生,中共清远市委党校教务科研科科长、副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社科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化、公务员制度、农村经济、情商等。在各类报刊中发表了社科类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了省、市级课题5项,以编委身份参与编写教材4本。

段春霆在市委党校各类班次及多个单位讲授社科类专业课程,范围涉及政府、社会、管理多个方面,所授课程曾被评为广东省干部教育优秀课程,在省干部卫星网播出。长期参加各类社科普及活动,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像段春霆这样,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计算机类专业,在技校从事相关教学,又取得了不少科研上的成绩,就这么走下去,前景和“钱”景都会很可观。对了,他还是清远最早接触QQ的一批人,QQ号五位数,价值不菲。

但段春霆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1999年,他走进市委党校,尽管最初包揽了信息类课程教学及故障电脑的维修工作,但未妨碍他走近社会科学,开始左右脑的“跨界”生涯。

作为“理工男”,段春霆有着思维方面的天然优势,加上本身就是“学霸”,没费很大力气就叩开了社科的大门,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去年底,他获得“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又是我市唯一。段春霆的跨界,不单不是玩票,还专注于“突破”。

从电子政务搭起跨界桥梁

对于段春霆而言,给他一座桥梁,他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个世界间游走自如。这个桥梁,就是电子政务。进入市委党校后,段春霆加强了对行政管理的学习,为开展电子政务研究铺好了道路。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没那么绝对,很多时候还是相辅相成,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就能看到。”他说,很多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不懂信息技术,或者懂信息技术的人不懂行政知识,导致电子政务发展较长一段时间举步维艰,这就是明证。他的课题,就是在政府内部建立一支既熟悉行政、又具备较高信息技术的专业性人才队伍。同样从信息技术延伸,他还撰写了网络政治、智慧城市的相关论文。

与自己其他研究领域不同,新农村建设需要上山下乡大量跑腿,实地调查。“咪惯书”的段春霆却无不适应,很快走出办公室和图书馆,足迹遍布多个村委会,在此过程也逐渐熟悉我市农村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这样一个实践出真知的专家,自然逃不过市农业部门的法眼。2009—2011年,段春霆连续三年给全市新农村示范村书记授课。

情商传播清远先行者

如果说研究信息化是基于专业背景,研究新农村建设、智慧城市是跟随发展形势,都是“工作范畴”,那段春霆从2003年起研究情商,就纯属个人爱好了。

段春霆毫不讳言研究EQ的初衷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压根儿没想到拿出去上课。因为有段时间,他察觉自己经常地不在状态,工作上活儿干得不少,但与人相处总是磕磕巴巴,在家里也会因小事与家人起争执。学者出身的人,总喜欢寻根究底。通过查阅,他找到“情商不高”是一切不愉快的症结,而情商是经过后天实践锻炼提高的,便买回大量书籍挑灯研读。

一两年后,段春霆看到了成果,自己不单能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规避矛盾,还更能理解组织的意图,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家庭关系也变和谐了。尝到了甜头,他欲罢不能。

而多年的教学,段春霆也总结出,不少干部学员同样“情商修炼不足”,对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管理情绪、调整心态等束手无策。“我们一直以为一个人聪明就什么事都错不了,但学历高、智商高,未必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强。”他说,何不把自己在情商上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与大伙儿分享?

于是,在段春霆的推动下,2005年,市委党校开设了情商相关课程,广受学员欢迎。几年间,他还应邀到机关事业单位、县(市、区)、镇街、企业等,讲了不下50场公开课,听课对象包括机关干部、企业员工、村干部、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研究情商,为我的职场生涯、人生历练,带来了巨大帮助。”他说。

错失-良机(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