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地方土特产 (二)

家乡区县: 商丘市民权县

11、魏湾南瓜

睢阳区路河乡魏湾村因祖祖辈辈种植南瓜,因此积累了一套独特的栽种与管理技术,故成了远近闻名的南瓜集中产地。魏湾南瓜的特点是甘面、香甜、皮薄丝细、吸水性强。加水煮南瓜时,瓜熟水甘。还有一个特点是耐贮藏,将成熟后的南瓜放粮食囤里可以放到腊八(阴历腊月初八),或更长一些。

12、商丘山羊板皮

是我国传统大宗出口商品之一。商丘山羊板皮有着板毛短白,皮质细嫩,厚薄均匀,油润柔软,分层多而不破碎,弹性好,韧性大,拉力强,易染色等特点,独具“黄蜡板皮”、“蛤蟆形”的特征,是世界上最好的山羊板皮品种之一,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商丘山羊板皮出口始于清光绪年间,出口最多的1980年达229.9万张。

13、猾子皮

是商丘的特产,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美丽的花纹驰名中外。每年除投入国际市场十万张原皮外,还加工成各种衣帽、毯子、褥子等销往国外。猾子皮是从山羊羔身上剥下来的皮。因生产气候和山羊品种诸因素的影响,猾子皮又分为青猾皮、白猾皮、黑猾皮、杂路皮,以青猾皮最为珍贵。猾子皮属于制裘皮,经精心鞣制而成。羔皮经加工鞣制变得轻薄、柔软,毛丝细密、丰满、光亮、灵活、不发粘、不打缕、无灰无味,成品依然保持着自然卷曲的美丽花纹,独具风格。而且耐水洗,抗热性能好,不回生。但御寒能力较差,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不甚广泛。

14、民权细毛羊

是用澳大利亚美利努羊和新疆细毛羊与民权小尾寒羊杂交改良而成。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该羊已达到细毛羊标准。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民权县被定为细毛羊基地县。已给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省提供种羊7万多只。目前全县存栏细毛羊5万多只,年产毛量300多万公斤。该羊具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型正常的特点。所产细羊毛纤维均匀、柔软,具有拉力大,弹性好,保暖性强、导热性差的特点。成年羊年产羊毛6.5公斤,细度以60-64支为主体支数,是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

15、抽纱刺绣

抽纱刺绣产品是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传统工艺品,它包括手绣和机绣两个类别,其品种又分刺绣、彩绣、平绣、勒绣、刁平绣等。自古以来,商丘人民就有植桑养蚕、织帛绣花的传统。因商丘一向有宋国、宋州、宋城之称,故商丘手绣亦称“宋绣”。北宋时,宋绣曾风靡汴梁,畅销全国。近些年来,商丘积极挖掘传统工艺,广征博采,刻意求新,使生产的抽纱刺绣产品织工细致、技术精湛、图案美观、色彩素雅、手感柔软。主要产品有生丝台布、刁平绣、棒锤花边、归德花边、万丝绸被面、富丽丝台布、礼拜帽、勾针衣、窗帘、盘垫、床罩及各种装饰品160余种。其艺术风格在传统宋绣的基础上,点缀以抽纱、勒丝、刁绣和扎针,使其光彩倍增,深受外商欢迎。其中商丘工艺美术厂生产的麻布、银边台布获河南省1985年优质产品奖;商丘市抽纱工艺总厂生产的针台布和马甲式喇叭裙,1984年被评为河南省轻工产品优秀奖。商丘抽纱制品出口量占全省的1/3。

16、丝织挂毯

丝织挂毯是以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结生产的一种高级工艺品。用它来装饰房间,会给人一种高雅、华贵、富丽堂皇的印象。丝毯织成后,经过片剪,花纹清晰,丰满秀丽,光泽性好,富有立体感。毯面上的图案像浮雕一样鲜明突出,用70度热水洗而不褪色,历经百年不变质。商丘的丝织挂毯,历史悠久,早在1930年的旧金山国际博览会上,就以“做工精细,技艺超群,品质优良、式样美观、经久耐用”的特色一举成名。它既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商丘地毯厂生产的丝织挂毯主要有京式毯和波斯毯两种,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宋州柳编

商丘的柳编制品始于宋代,故称宋州柳编。这里的柳条枝细长,质地细腻,坚实坚韧,脱皮后色泽洁白,无毒无臭,强度极大,适于制作各种日用器皿。1971年前主要编织巴斗、簸箕、鞋筐、柳条帽、馍筐等自用或在国内销售。1972年开始出口,现品种已发展到110多个。有蔬菜筐、果品篮、洗衣篓、纸篓、屏风、壁篮、野餐篮、毛巾篮、航空箱、婚礼箱、座椅、书架等。宋州柳编制品工艺讲究,制作精良,美观大方,玲珑轻巧,古朴风雅,能洗涤,不变形,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理想礼品。现全市有2个县、14个厂、2万多人从事柳编生产、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珍品刻瓷

瓷器雕刻艺术是在瓷器上以刀代笔雕刻上动物、山水、人物、花草、书法、篆刻等各种图案的美术加工工艺,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瓷器雕刻起源于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经战乱失传。虞城县木器厂申世德等经过多年努力探索,于1987年攻克了技术难关,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再生和发展,填补了我国刻瓷技术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增添了一枝新花。刻瓷制品经过绘图、选料、描图、雕刻、着色、表面处理、配套包装等生产工艺,使产品具有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层次清晰、格调典雅等特色。既有明显的刀凿痕迹及突出的金石趣味,又有表面处理良好、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该产品在慕尼黑第三十四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1988年获河南省轻工科技腾飞奖和轻工优秀新产品奖。它以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远销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19、鸳鸯转香壶

鸳鸯转香壶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一种神奇酒具,能在同一壶中倒出不同的两种酒来。它创于何代、何人所创均无据可考,但历代都以“稀世珍宝”传闻于世。传说,鸳鸯转香壶始见于汉代。汉惠帝死后,其子刘恭被立为皇帝,吕雉怕刘恭之母张皇后与她夺权,使用当时宫中仅有的一把鸳鸯转香壶装了两种酒,其中一种是毒酒,在饮宴时将张皇后毒死。此壶至何代绝世也无从查考。为了使这种稀世珍品再现于世,出身陶瓷世家的汤本茂,从1977年开始对此进行研制。历经数百次试验,花费10年心血终于研制成功。鸳鸯转香壶继承了传统工艺,溶进了现代艺术,既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又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鸳鸯转香壶经过真空等离子镀膜处理,表现呈金黄色,璀璨夺目,富丽堂皇。第五代电子壶,斟酒时发出悦耳的叫声、电子音乐声,能用汉语、日程、英语向客人祝福、问候。第六代产品“古鼎式转香壶”。造型别致,古色古香。第七代产品“镶嵌珠宝转香壶”、造型别致,古色古香。第七代产品“镶嵌珠宝转香壶”造型美观,珍珑剔透,光华夺目。鸳鸯转香壶已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专利产品,汤本茂被《世界名人大辞典》收辑入册。1988年,鸳鸯转香壶获河南省优秀发明奖,同年参加了第37届比利时尤里卡国际展览会,被列入《世界名牌产品系列丛书》。

20、大有丰酱菜

河南商丘大有丰酱园创始于清代顺治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的生产经营历史。是河南商丘市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大有丰酱园从原始的手工作坊,现已发展成为年产调味品10000吨,品种有酱油、食醋、酱腌菜、豆腐、大系列70多个品种的专业生产厂家,其中酱菜素以酱脂浓郁、咸甜适口、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工艺独特而誉满中原,名扬海内外。“归德大有丰”牌瓶装系列酱菜(酱瓜、酱笋、酱黄瓜、白糖腐乳、芝麻辣丝、油辣笋丝酱三丁、油辣豆酱等)两次被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评为省免检产品,“大有丰”牌白糖腐乳和归德陈醋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国调味品协会特别推荐产品。“归德大有丰”商标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称号。

活着(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