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的习俗

家乡区县: 山西省五寨县

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它是创作和锤炼高雅文化的前提。凡属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际礼仪、 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作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永恒产物——民俗。它与人类历史一 样古老,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切民间文化的载体。民俗源于原始社会的末期,是各部 落对图腾崇拜的延续。因为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破坏力不明真相,产生了对图腾的顶礼膜拜。在 当今时代,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首先熟悉和掌握自己民族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传统 文化的优秀成份。特别是在卫星登月、科技治国、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国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正在中国 升温,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更不能丢掉我们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不能忘记那些民俗文化的精彩内涵。这 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 作用。为此,我把五寨民俗文化进行梳理,以期抛砖引玉。 节日篇 节日是一年当中由各种民俗传承形成的,它有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有约定俗成的,在特定时间内 开展或进行的有主题的活动。节日如同舞台,人们在台上表演;节日又像窗口,可看到一个民族和一个社 会群体(或某一地区)的整体素质、精神面貌、凝聚力和生命力。五寨地区的节日大体可分为四个系列。
一、春节系列
谚语: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凡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过春节的习俗。举目神州大地,放眼 五湖四海,每逢春节,全家团圆,张灯结彩,礼花绽放,龙飞凤舞,饭菜丰盛,把酒碰杯,欢声笑语,气 氛热烈。春节!不但沸腾了中华大地,还正在波及到全世界。 过春节,五寨俗称过大年。相传太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隐居深山。每隔365天就窜到人群居 住的地方,肆意残害人民。这种怪兽的名字叫”年”。久而久之,人们谈”年”色变。每到”年”出没的日子, 便是人们的一大难关——”年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关闭院门,拴好牲畜, 躲在家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人们的心情就格外兴奋、紧张,好像有一 层生离死别的意思。所以人人都要穿新衣裳,饭菜也置办的相当丰盛,饭前要供祭祖宗牌位,祈求祖先神 灵保佑子孙平安地度过这个“年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说话都不许声音大,更不许说一些不吉利 的话,全家人挤坐在一起聊天以壮胆,这就是五寨地区的”熬年”(全国各地普遍叫”守岁”)。

电商网络营销张宇(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