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让你知道定州各大名胜

家乡区县: 河北省定州市

定州市是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省直管市,行政区划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中山古都,河北名城。历史悠久,拥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底蕴深厚,是河北省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传承地。保定定州的名胜数不胜数,接下来我用一张图带你走进保定定州。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文庙南至魁星楼、文昌阁,北至尊经阁、九龙壁,组成了庞大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系建筑群。其总体布局由三组建筑群组合而成,中央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前后纵深五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北往南与城墙连为一个整体是平遥文庙建筑群的独有特色。庙区中的主要古建筑有城墙上的文昌阁、魁星楼、石牌坊、城墙下的文昌庙,登攀城墙的云路、云路坊、状元桥、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庑、日新斋、时习斋、腋门、厢房、神厨、神库等建筑物古朴典雅,各类石刻、木雕莫不精工细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定州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原名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从京广铁路乘坐火车,或从京石高速公路乘坐汽车,都可遥看它那高耸入云的雄姿。据史料记载,定州是先有开元寺,后有定州塔。开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91年,隋朝开皇16年将七帝寺改为正解寺,到唐代天即公元904—907年正解寺改为开元寺。

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民间称为考棚。自明朝以来,定州隶属真定府。前后领(管辖)曲阳、新乐、无极、深泽等县。每逢岁科文武两考,所居定州区域之考生,俱到真定府应试。由于当时交通不变,往来甚难,故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定州州牧王大年约乡绅数十人,提倡劝捐士民,创修定州贡院。是清代进行岁试、科试及考取秀才和贡生的场所。现存有中轴线上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上图)、大堂、后楼五座建筑,占地面积22150.7平方米,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庄严雄伟,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西陵是清代四位皇帝(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光绪帝)及其皇后、嫔妃的陵园,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保定易县以西15千米,在当年荆轲前往刺秦王时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提到的易水河畔,就能看到一片苍松翠柏,在永宁山下,占地共达8300公顷。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所以虽经多年战乱,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易县人的口音类似保定,并受临近山西口音影响,惟独西陵周围几个村庄的当地人,是操一口北京土话的满族人,都是当年护陵八旗兵的后代。

当眼泪融成细沙(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