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的那些风俗事

家乡区县: 江苏省江都区

江都旧称“龙川”,是百姓心目中的“龙乡”。江都以“龙”命名的人名、地名、物名、活动名,比比皆是,不过,最能体现江都人与龙缘份的还是一年一度的龙灯会。舞龙灯,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十亿神州处处盛行,就连在东南亚国家的华人也有舞龙灯的风俗,然而,江都人舞龙灯有其独特之处。

龙灯有许多种,江都流行布龙。布龙除龙头、龙尾及龙灯柄的上端鼓起外,全身仅蒙薄薄的一层龙布而已,且多龙鳍,龙鳍状如蜈蚣脚,而蜈蚣俗称“百脚”,因此,布龙又叫“百脚龙”。

龙布最初用白布做——“白龙”;脏了,染黄——“黄龙”;又脏,再染黑——最后成为“青龙”。除了少部分的“龙”为七节、九节外,大部分“龙”起码十一节。尽管《大荒东经》明文记载:“龙,苍身而无角”,但江都“龙”却是有角的。江都“龙”最大的特点是刚柔并济,它仿佛是盘旋欲飞的“腾龙”,挥舞起来,体现出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每年一进腊月门,各地龙灯已经扎好。大年初一,天刚微亮,锣鼓响了,龙灯队出发。“锣鼓响,脚底痒”,人们自然地聚拢而来,龙灯后面的队伍浩浩荡荡。假如两条“龙”相逢于一条路上,那是一定会进行比赛,分出高下的。于是,紧锣密鼓声中,你舞一个“蛟龙出水”,我舞一个“老龙脱壳”;你舞一个“蜘蛛阵”,我舞一个“梅花图”……最后,技穷者败。各村龙灯最后会聚镇上,“十三条龙闹樊川”、“十八条龙会真武”……十多条龙随着锣鼓的节奏,有的打盘、有的翻卷、有的悠悠起伏,有的滚滚飞腾,真可谓“活龙活现”,场面颇为壮观。江都舞龙灯的习俗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相反,由于各地十分注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几年此项传统节目更为人们所珍视。现今江都人所舞之龙以篾扎布裹,施以彩绘,头长角健,吻长齿利,蛇足鳞身,张牙舞爪。舞龙者除了小伙子外,武坚、真武等地还有了女子舞龙队,舞龙者刚劲、有力、洒脱,把一条条龙舞得上下翻飞,生机跃动。场内龙腾虎跃,场外鞭炮声、掌声、欢呼声阵阵,舞龙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江都舞龙习俗现今已走出江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00年,丁伙镇华伦舞龙队参加了全国“农运会”龙狮比赛,荣获第四名。2000年11月,他们代表江苏参加了在广东三水举行的首届世界龙狮锦标赛,荣获亚军;同月,在广东世界“三龙”邀请赛中又获亚军。

2001年7月1日,城区龙川广场落成。来自全市10个镇的20条龙,围绕广场中心的现代“龙腾”大型雕塑,在广场四周同时舞动,上演了一场新时代的“龙灯会”。群龙翻飞,震天撼地,预示着江都这条巨龙将在21世纪升腾九霄,飞跃百川。2002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在江都举办第六届国际龙狮邀请大赛,世界各地的龙将来江都腾跃,各显龙的丰采。

高小姐狠狠狠晴朗(2014-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