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家乡区县: 城北区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断,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 壤,南临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自治县为邻,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 全县3镇6乡154个行政村,总人口12.69万人。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南高北低,四面环山,山谷相间,气流回升,年平均气温8.7℃,近十年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年平均气温9℃以上。夏无酷暑,冬无甚寒。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地区之一。河谷地区平均海拔1850米。黄河流经其中79公里,国家级大型电站公伯峡,积石峡电站均在县境两峡的东端。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为重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内涵丰富,民族风情十分独特,是全省旅游最佳地区之一。

    循化位于黄河上游河谷地区,黄河南岸古文化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86年,在白庄乡米牙亥村西首次发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红土嘴子遗址。不但面积大,而且内涵丰富,它将仰韶文化的分布向西又延伸了一大步,为研究探讨仰韶文化分布、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增添了新资料。也把循化地区历史向上推进近千年的历程,成为青海省历史最长、文化类型遗存最多的第二个县份。

    2005年,全县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化石近360余处,其中古遗址291处,古墓葬27处,古建筑25处,古城遗址9处,现代建筑7处(其中现代革命烈士文物2处)。古化石点3处。古遗址按文化类型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处,马家窑文化29处,半山文化18处,马厂文化13处,齐家文化56处,卡约文化174处(其中卡约文化阿合特拉类型的土著文化1处),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先后出土文物3300余件,采集文物标本3000件。馆藏文物47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26件,其它409件,多以陶瓷为主。按类型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件,马家窑文物1件,半山类型159件,马厂类型67件,卡约类型154件,阿合特拉类型80件,汉朝文物6件,清代文物4件。主要分布于10个乡镇。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年2月3日—1989年1月28日)俗名贡布慈丹,1938年2月3日(藏历十六绕田之土虎年正月初三)生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麻日村,三岁时,按藏传佛教仪轨,认选为九世班禅转世灵童,1949年6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批准贡布慈丹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同年8月8日,在塔尔寺举行了十世班禅坐床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班禅先后致电毛主席、朱总司令,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要求早日解放西藏”,1951年4月,亲率堪布厅主要人员到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对和平解放西藏谈判,起了推动作用。1959年4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5年在西藏考取“噶钦”学位,精心钻研宗喀巴大师的经学著作,著有《普提道次第广论简释》、《双身喜金刚生圆次第》等经学著作。在北京倡导和亲自主持“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并亲任院长。1989年1月28日在西藏日喀则新宫德虔格桑普彰圆寂。

樱桃,桃,桃(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