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浙江省秀洲区

浙江嘉兴,过去每逢农历三月十六蚕花娘娘生日,在三塔塘直印寺一带的运河塘上都要举行踏白船竞赛。这是一艘狭长的小木舟,每排两人并肩而坐,分左右划桨。视憨身长短,可设四五排或五六排不等,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船尾两旁两支梧,用一块厚实的木板横搭在船尾,称“跳”。“跳”上立四人摇棺。船头指挥者面向划船者,不断站起大声呐喊和蹲下,有的跌坐下来平卧甲板,头发可以碰到船头水面的波浪。划船人则随其动作统一行动,船即如箭脱弦而去。比赛一般以村为单位组织参加,同村人便在两岸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先到终点者优胜,并无奖品。但到下一次比赛,得由上次的优胜船先举桨,然后各船方可以行动。 踏白船比赛由群众自发举办,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牵头人。各自然村以参加为光荣,出钱出力莫不踊跃。如因修船硼沥看上了谁家的树木,不必征求意见可直接砍伐,树扳钮反以为荣。有的村为运动员制作一色新衣,船首尾插同色旗帜,旗上写明××村字样。
嘉兴运河塘的踏白船比赛,参加者以南湖乡、嘉北乡各村为主。南汇乡、油车港镇、王店镇、新膛镇也分别举行。湖州市南得镇亦有此举。江苏昆山周庄近年为旅游者举办划快船竞赛节目,其前身也类似踏白船。为了旅游安全起见,现改用较大的船只。踏白船在嘉兴郊区和嘉善等地广为流传。据鲍周生搜集:嘉兴北邦油车港与栖真交界处的池言泾港,有顺风桥“二老爷庙会”(农历二月什二日),也要举行踏白船活动;嘉善的天凝镇等地旧时也每年春天举行踏白船活动;前几年还在范泾乡举行了嘉兴市踏白船邀请赛。 “踏白”,是宋朝边防军曾用过的一个番号,可见踏白船活动起始于宋代或稍后。解放前,每年举行,沪、杭皆有来观光者。解放初期为庆祝农村合作化,曾从三塔塘到南湖烟雨楼长约二三公里的距离中搞过一次踏白船活动,盛况空前。自“大跃进”之后,不复举行。近数年,嘉兴市体委组织倡导,以乡镇为参赛单位,举办过几次比赛,但其动作要求等均不及过去。
关于踏白船,传说早年一次干旱,南湖一带地方桑叶不长,春蚕无以为饲。一女子逃荒到湖州地界,见桑盛蚕好,便连夜急行赶回,唤乡人飞舟买叶救蚕。这一年,嘉兴蚕茧仍得丰收,该女子却因劳累过度而亡。后人尊之为蚕花娘娘,于每年三月十六划船竞赛纪念她。到这一天,村民们摇船至运河塘岸,先将带来的猪鸡鱼等在蚕花娘娘神位前祭招,然后参加比赛。比赛结束,便在野地里埋锅造饭饱餐一顿,尽兴而返。接着,便准备饲育春蚕。
水网地区,养蚕皆用快船运桑叶,有“救蚕如救火”之说,故揪决船在生产当中很重要,借用“踏白”两字作划船比赛的名称,话疑鹏了为蚕桑生产作一次水上练兵的意义。旧时三月十六日那天,连嘉兴官府也发布命令,凡踏白船赛的水道禁止通航,可见此举绝非仅仅限于娱乐。

说多了都是泪(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