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何贤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小时候我经常到何贤医院看病,可不知道这名字的由来,直到现在才明白过来,这是为了纪念一个人!何贤经常讲,钱于人,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才是发挥了钱的真正作用。他不但这么说,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纷纷返回内地或移居香港,澳门顿时冷落下来,旅游业更是一落千丈。而何贤却在这时购买了新亚、澳门、国际三家酒店。明摆着亏本的买卖为什么还要做呢?何贤的回答是:看看,已经有多少工人失业了!
      1968年,何贤入股港兴船务公司,冲的也不是钱,而是被“逼”下水。“逼”他的一方面是行将倒闭的港兴老板的苦脸,一方面是因港兴停航而急得火烧火燎的乘客。
何贤还热心慈善事业。不仅出钱,而且出力。除维持镜湖医院的慈善活动外,还多次向“同善堂”捐助,以供施粥赠药之需。父亲何澄溪三周年祭时,何贤告知各界好友:“凡欲送礼者,请致送镜湖慈善礼券。”结果,镜湖医院慈善会收到港币22.4万元。
       1955年1月10日,青州木屋区大火,2000多人无家可归。澳门各界成立了“救济青州火灾灾民酬募委员会”,何贤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了会长。他带头捐了55间铁皮屋,又领着人们沿门劝募,不到一个月就使灾民们有吃有住了。
       1962年夏,澳门政府决定将一组租给贫民的房屋拍卖。一旦卖掉,原来的居民就要流离失所。又是何贤,自己出钱把这些房子买了下来,让原来的居民继续居住。
       何贤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文化水平低的不便,也深深意识到教育对于社会不断进步的意义。因此,只读过三年私塾的何贤,却是澳门教育会会长、多家中小学董事长、多家义学和免费夜校的创办人。1981年,何贤又提议创立了澳门的首家大学——东亚大学(现澳门大学),并任校董会主席。澳门的重要景点八角亭图书馆也是何贤捐建的。
       对于已在澳门扎根立业的何贤,故乡仍是最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他经常回乡祭祖,也经常请家乡的干部到广州晤谈,了解乡亲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哪些帮助。他给岳溪的乡亲们捐三千元办信用社,捐两万元养猪,捐五艘机帆船捕鱼、三台卡车两台拖拉机一个水电站发展农业生产,又捐一台电影放映机一个医疗站一个体育场满足娱乐健身的需要……他捐给番禺县的钱物就更多了,仅1958年至1959年的两年中,他就给县里送回了汽车、拖拉机、拖船、刨床、药品、菜籽等价值400万元的物资。改革开放后,何贤支援家乡建设的心更加热切,他拉上何添、霍英东等人,共同投资兴建了番禺宾馆和大石大桥、洛溪大桥等大工程。

小崔哲也(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