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蟛蜞螯

家乡区县: 无锡市江阴市

蟛蜞,酷似螃蟹而较小,头胸甲略呈方形。江湖河畔及沼泽地区多有生长。江阴市地处长江边上,滩涂多,适宜蟛蜞繁殖。芦苇滩里,河堤边缘,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蟛蜞掘穴而栖,行动亦颇敏捷。在盛产螃蟹的江苏,人们自然对它不屑一顾,惟独在江阴,却对其情有独钟,特别偏爱它的一对色泽淡红形似"鹦鹅嘴"般的大螯,作为一种地方美食,江阴人用"蟛蜞与蟹本相同,把酒持螯气自雄"的诗句来赞美它;清代光绪年间,蟛蜞螯甚至作为著名的地方风味载入《江阴县志》。江阴人爱吃蟛蜞螯,于是捕捉蟛蜞成了农民的副业,他们身背虾篓,沿江搜捕,每有所获,沿街叫卖,供居民佐餐,供饭店烹制出售。如今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江阴市沿江滩涂逐步减少,本地产的蟛蜞已不够销售,因此连云港、南通等地的人捉了蟛蜞运到江阴。

随着城市的发展,沿江开发的步伐加快,原先的芦苇滩变少了,蟛蜞也变少了。“我们小时候去河里游泳,一个猛子扎下去就可能被蟛蜞夹住手指,拽出来一看,可不就是个大蟛蜞?”

没有人工养殖也是蟛蜞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整只蟛蜞只有一对螯卖得出价钱,效益不算好。另外,蟛蜞喜欢打洞,需要大片的滩涂才能生长,去哪里找这么大片温度、湿度、软硬度、透气度都适合的江滩呢?”

蟛蜞螯作为江阴的特色菜,已经成为本地餐桌的象征菜之一,保护这个物种、这个菜色,是江阴饮食文化的一种延续。

追忆(2014-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