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开发区

家乡区县: 青岛市市南区

是黄岛老城区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统称,位于胶州湾南部西海岸,东与青岛市南区隔海相望,西距内陆最近点2公里。东北西南走向。最大长度4.3公里,最大宽度2.1公里,海岸线长13.5公里,总面积5.33公里,为黄岛区之最大海岛。全区现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青岛滨海学院、港湾学校、教进修学校、艺术学校、公共关系学校、外国语学校等大中专业学校,另有一中、四中、致远中学等14所中学,23所小学,4所正规幼儿园。现有一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3所、急救中心、外商医疗中心、计划生育卫生所和卫生防疫站。并拥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油画院、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公园、小型高尔夫球场等。

黄岛区位于青岛市胶州湾西海岸,东经120°02′—120°18′,北纬35°52′—36°02′。年平均气温12.5℃±(冬季0.3℃,夏季23℃),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黄岛区现辖6个街道,人口55.3万人。 黄岛区是青岛市对外开放最早的重点区域。1985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黄岛区兴建。1992年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黄岛区两区体制合一后,总面积扩大到217.33平方公里。2004年,胶南市红石崖镇整建制划归黄岛区,面积进一步扩大至274.1平方公里。胶黄铁路全长43公里,与青岛至济南的胶济铁路相接,已投入运营。黄岛至青岛市区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全长66公里。黄岛至青岛市区之间有海上客货两用轮渡和海上客运快船。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黄岛发电厂装机容量67万千瓦。已建成110KV双回路输电线路和两座3×35KVA变电站。全区已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供水现建成12万吨/日的供水设施和9.3万吨/日的净水厂。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建成4万吨/日污水排放处理系统。供气(热)能力210吨/小时,对工业、居民集中供热。黄岛口岸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海关、商品检验、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边防检查等联检机构配套,通关手续简便。
《增修胶志》云:“淮子口之北为少海,海中有岛为黄岛”。“黄岛在黄庵北,有岛之名,实为平岗,潮来则四面皆水,潮落则徒步可入,其北可暂尔避风,不可久泊,卫志称间汛”。岛上土层极薄, “潮汐薄岸,地极泻卤”,不宜树木生长,远望土石赭黄,故名黄岛。1970年修筑南北两条拦海大坝,遂与内陆相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5个山头,乳山最高,海拔58米,石子山最低,海拔30.3米。从1979年建置黄岛区始,即为区人民政府驻地。为黄岛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中心。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青岛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5年3月2日正式动工兴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享有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区域。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青岛开发区内设立了青岛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 同年,青岛开发区与同处一地的青岛市黄岛区实行体制合一。199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辖区内的薛家岛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0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以辖区内的小珠山为主体建立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开发区现已初步形成以现代港口、先进技术、国际贸易、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集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
青岛开发区所辖面积217.3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55.3万,其中户籍人口32.7万,流动人口20多万。青岛开发区紧邻胶南、胶州两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地理区位优越、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2001年4月,青岛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青岛开发区建设成为“青岛新的经济重心”的宏伟目标,确定了青岛经济发展重心向青岛开发区全面转移的战略决策,并赋予开发区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权限。青岛开发区将按照“经济国际化、以港兴区、区域城市化、科教兴区”四大战略积极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最终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的新城区。

Vista8688(2014-12-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